如果黃瓜也會開微博,那麼它最近肯定很忙,忙著給自己辟謠,因為它被冤枉了。近來,西安、珠海、南京等地媒體相繼報道了關於黃瓜抹避孕藥的新聞,稱市場上最受歡迎的那種身上有刺、頭上有黃花、貌似極為鮮嫩的黃瓜,是因為被瓜農或小販在黃瓜身上塗抹了避孕藥才得以至此。個別報道甚至繪聲繪色道,若長期食用塗抹了避孕藥的黃瓜,會導致兒童性早熟,成年人不孕不育。
食品安全問題目前正熱,相關事故此起彼伏,這種新聞此時被爆出,當然備受關注。相關資訊在網路上瘋傳,嗅覺敏感的網站編輯更是不假思索地使用“黃瓜塗抹避孕藥,小販幫你斷子絕孫”“老黃瓜裝嫩不再刷綠漆,改刷避孕藥”等聳人聽聞的字眼作為相關新聞的標題。而一些網民也把這些報道或斷章取義,或改頭換面,在部落格、論壇上狂轉,標題也是唯恐不刺激、不嚇人。一時間,不少人談黃瓜色變,表示噁心想吐、後悔吃了黃瓜“想摳都摳不出來”的大有人在。
當然,也有比較負責任的媒體,採訪了蔬菜專家。專家表示,“頂花帶刺”的黃瓜確實不自然,但若說是因為塗抹了避孕藥,卻有點牽強附會了,因為一種是植物激素,一種是動物激素,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個領域。瓜農或菜販使用的只是一種植物生長調節劑,類似于植物自身分泌的激素,即使超量使用,也主要是對蔬菜口味、或者營養等方面有影響,雖然不主張用,但目前還沒有證據證明對人體有害。
再回過頭仔細閱讀各地關於“黃瓜塗抹避孕藥”的“新聞”,才發現“避孕藥”一說,多數記者並沒有向權威專家、部門求證過,只來自於菜販或瓜農。而由於農業科學知識有限,菜販或瓜農說不清自己用的“保鮮劑”到底是什麼,“避孕藥”只是他們信口謅出來的一種比喻而已。而目前各地的報道,都沒有一例真的找到黃瓜涂避孕藥證據的,都是“聽”菜販或瓜農“說的”。看來,黃瓜真的是被冤枉了。
其實,“頂花帶刺”的黃瓜被誣陷說被塗抹了避孕藥,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去年夏天、今年2月,都曾有過類似新聞被爆出,之所以沒引起如今這般的重視,也許只是因為並沒有趕上食品安全問題頻出的風口浪尖而已。而被避孕藥連累過的,又豈止黃瓜。絲瓜也曾遇到過類似麻煩。除了黃瓜、絲瓜這些植物,黃鱔、泥鰍、蝦、甲魚、螃蟹等動物,也曾有媒體誤報過被喂了不同種類的避孕藥催肥催大。後經實驗證明,上述動物要麼一服避孕藥就死,要麼價值還不及避孕藥高,根本不可能會有養殖者做那種費力不討好的事。
即使所有誤傳誤報的新聞都已辟謠,但難免還會有公眾沒有看到辟謠,即使看到辟謠,也不一定信。所以,一旦謠言產生,不知道要花多少倍的力量才能消除謠言的壞影響。而謠言的破壞性已無須贅述。
時下食品安全問題毫無疑問是熱點焦點之一,隨便哪個媒體報道出相關新聞都能賺足眼球。正因為如此敏感,媒體更要嚴加自律,更該對自己的報道格外負責,分外仔細,小心求證,不能道聽途說,不能有聞必錄,更不該為了追求所謂的“報道效果”而故意製造噱頭,回避客觀準確。
譬如,為了突出所謂“避孕藥黃瓜”產生的影響,某媒體報道了一些珠海居民自己開荒種菜吃的“新聞”,並原封不動地引用一名老人的話,“市場上賣的頭頂鮮花的青瓜(注:即黃瓜)都是用避孕藥、雌激素塗抹的瓜,人吃了就會出現不孕不育甚至絕育等可怕的後果。”您看看,“黃瓜用避孕藥”顯然是老人聽來的,“人吃了就會出現不孕不育甚至絕育”顯然也是老人毫無根據的推斷,但媒體不加判斷地“有聞必錄”(是否真是老人說的都令人懷疑),給人的感覺好像“黃瓜用避孕藥”和“人吃了就會出現不孕不育甚至絕育”這兩件事都是板上釘釘的了。這不,有轉帖直接用“黃瓜涂了避孕藥,吃了會絕育!!!”這樣的標題,根據就是上述老人信口的一句話。恐慌,就是這樣以訛傳訛弄出來了。
另一方面,有關部門也應時刻關注輿情,面對已經引起一定影響甚至恐慌的公共事件,應及時出面,該採取解決措施的及時採取解決措施,該請專家辟謠的要儘快辟謠,切不可讓謠言發酵瘋傳。同時,要加強源頭監管,致力防患于未然。這樣才有助於去偽存真,重建權威,根治各種食品藥品安全問題。(尹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