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文化繁榮的體制機制障礙

時間:2011-11-01 10:45   來源:中國網

  凡事不破不立。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亦如此。尤其是促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體制機制,更是在創新上下功夫,實現破立並舉、有破有立,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發展需求的新體制新機制。當前,這項工作迫在眉睫。

  眼下,我國文化體制改革已經進入攻堅階段,在呈現巨大成就和顯著效果的同時,制藥發展的瓶頸問題也越來越凸顯。以至出現了文化部門職能轉不到服務上來,出版單位不找市場靠政府,能幹的文化人在圈內“混職業”、在圈外“幹事業”等等怪現象。這些現象表明,文化事業的體制機制,已經與市場經濟的發展不相匹配,從而在一些領域嚴重影響著文化人才的脫穎而出,制約著文化產業的發展。

  以動畫為例,國家廣電總局公佈的數據顯示,去年中國製作完成的國產電視動畫片數量達到385部、220529分鐘,中國已取代日本成為世界第一動畫生產大國。但22萬多分鐘的生產量背後,極少有像迪斯尼、尼克動畫那樣叫得響、掙得多的品牌。有人認為,問題出在商業模式環節,重創作而輕行銷。有人認為,缺乏“大動漫”的理念,沒有整合好從創作到零售終端的每一個環節。這些都表明,體制機制拉了動畫發展的“後腿”。

  深入剖析文化發展的因素,我們不難發現,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文化管理體制機制中至今確實仍存在類似與時代要求不相適應的成分,長期形成的“重事業、輕產業”觀念和管理方式。在文化領域的具體體現就是,政企不分、事企不分、管辦不分,從而讓原創動力匱乏。破除影響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體制機制障礙,勢在必行。進行文化體制機制改革,是順應時代發展潮流之舉。時代發展到今天,文化賴以生存的經濟基礎、傳播技術、運作機制和國際環境都發生了巨大變化。不改革前是一種退步,思想僵化就一定沒有出路。一個時代就是一個文明的階梯,生活在當今時代的我們,有擔負起文明階梯的重任。同時,在國際社會中,像中國這樣一個發展中大國,要掌握自己的前途命運,就必須有自己特色的文化體制機制,有自己的文化力量。

  新聞出版總署對全國24家出版集團進行調查表明,17家完成轉企改制的出版集團公司,平均總資產增長66.2%,利潤總額增長25.3%,最多的翻了三番;而7家未改制的出版集團,平均負增長43%。這進一步說明,改革創新才是文化事業大繁榮的唯一齣路,才是文化產業大發展的唯一活路。

  正因如此,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體學習時,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強調,文化體制改革要“以發展為主題,以體制機制創新為重點,以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構建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有利於文化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

  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文化體制機制改革的主要任務是以激發活力、改善服務為重點,進一步深化文化事業單位改革;以推進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為重點,著力培育新型文化市場主體。各地要遵循文化發展的規律,科學界定和區分現有文化事業單位的不同性質和功能,結合實際採取不同的改革措施和實施步驟,推動改革又好又快地進行,力爭改革過程中的每一步把握正確方向,朝著既定目標前進,儘量少走彎路,不走岔路。

  深化文化體制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個長期過程。體制機制建設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形成不易,改革更難。當然,改革之難並非難不可破。實踐告訴我們,思路決定出路,辦法總比困難多。過去的幾年,我們已積累了不少成功的改革經驗。只要我們不斷增強改革的自覺性、堅定性和主動性,以體制機制創新激發活力,社會主義文化事業一定能蓬勃發展,實現大發展大繁榮。

  歷來改革,勇者當先。當下的文化體制機制改革,需要經驗和智慧,更需要卓識和勇氣。改革路上,智勇者勝。破除阻礙文化繁榮體制機制障礙的智勇者,再不亮劍,欲待何時?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