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線”作業導致文藝作品複製成風

時間:2011-11-14 11:02   來源:千龍網

  11月12日,在2011中國版權年會上,新聞出版總署署長、國家版權局局長柳斌傑表示,目前國內很多文化藝術作品創造力不夠,90%的作品屬於模倣和複製的。今後國家將通過設立文化創意扶持體制和基金提高文藝作品創新能力。(《新京報》11月13日)

  國內九成文藝作品屬模倣複製,讓人吃驚嗎?柳斌傑指出,電影、電視,小說等領域,作品重復複製的多。結合現實和我們的日常經驗,這樣的判斷並不為過,並且積重難返,難見有人從模倣和複製的泥淖中甦醒過來。正因為如此,厘清隱藏在國內九成文藝作品屬模倣複製背後的病因和救治辦法就成為一個重要課題。

  單從數量上看,我國文藝創作達到了空前的繁榮。據不完全統計,2010年中國小說類新書數量為4300多部,長篇小說總量達到前所未有的3000余部,電影526部,電視連續劇405部,約15000集;動畫片年產量22萬分鐘,舞臺劇4000台。可以說諸多數字已穩居世界第一。但精品在哪?

  在種種吊詭現象的背後,在筆者看來,正是複製模倣盛行才導致了數量大、精品少,原創文藝作品更少的尷尬,也正因如此,沒有人為“現在每年每個種類的文藝樣式的創作總量都幾倍于新中國成立後十七年的總和”數字面前感到高興,相反充滿了憂慮。這是“國內九成文藝作品屬模倣複製”引起關注的重要社會背景所在。

  在筆者看來,國內九成文藝作品屬模倣複製的一個典型現象就是電影電視翻拍成風。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民意中國網和新浪網對2315人進行的線上調查顯示,96.7%的受訪者坦言近年來國產劇二代很多。並且,翻拍的劇作越來越“年輕”,江蘇衛視重拍的《拿什麼來拯救你,我的愛人》僅僅是 5 年前的作品。在這樣的事實面前,模倣複製現象能不讓社會產生憂慮嗎?

  進一步說,國內九成文藝作品屬模倣複製的實質在於創作者把文藝創作當作了工廠生產線上的“流水線產品”,完全忽視其應有的思想內涵和文藝價值。試想,當創作者把文藝作品當成了可批量化生產的東西,我們看到的恐怕就是只有外殼而無實質意義的東西了吧?

  說穿了,這不是藝術的創造,而是市場的複製,更是一個惡性迴圈。在一定程度上,國內九成文藝作品屬模倣複製表明文藝作品是缺乏想像力的複製品,與藝術無關,而這些複製品又以空洞的蒼白污染著社會氣候,讓觀眾逐漸喪失了自己的藝術判斷力而逐漸轉向附和,而這種附和又刺激著製作者創造更雷更市場的、空洞的“複製品”。

  並且,在這種文藝創作日益異化為“流水線產品”的生產線上,利益優先和功利投機的邏輯主導了所謂的“文藝創作”,由此就完全掏空了文藝作品的精神內核。國內九成文藝作品屬模倣複製的背後,呈現出的是文化產業的商品原則。 學者阿多諾一針見血地指出文化工業 “有目的的無目的性”,即為了商業利潤的目的而利用審美的無目的。可以說,“流水線產品”之下,起決定性作用的,不再風格的尋求,不再是審美的自律,而是製造需要、佔領市場、獲取利潤。

  常識告訴我們,文藝作品要找尋自己的生存發展空間,光靠複製模倣是不夠的。道理很簡單,如果是這樣我們創造出來就不是有意義的文藝作品,而是一個個文化垃圾,那麼它就最終被大眾所厭倦和拋棄。文藝複製風背後的“流水線產品”隱喻就在於此。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