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術》海報
反映醫患關係以及醫護人員現狀的電視連續劇《心術》,從5月初在各大地方衛視播出後,收視一片飄紅,目前又在中央8套播出,依然吸引了眾多觀眾,媒體上各種評論熱火朝天連篇累牘,尤其是上海《文匯報》、《解放日報》、《東方網》等。總體看來,對該劇的評價呈現出褒貶不一、兩極分化的態勢。
直面現實還是粉飾現實?
當下,看病難和緊張的醫患關係幾乎可以說是最被全民關注的話題,《心術》在題材上佔儘先機。而且,由於出品方在前期宣傳上大張旗鼓地聲稱編劇六六“臥底”醫院,演員海清在醫院實習,並各有親身住院或陪護病人的經歷,抬高了觀眾對其短兵相接地反映現實的預期。何況編劇六六近年來連續創作出反映年輕人住房問題的《蝸居》、反映當代婆媳關係問題的《雙面膠》等,引領電視劇創作風潮,引發全社會普遍共鳴,所以,觀眾普遍以久旱逢甘霖一般的心情,期待《心術》直面當下現實,給予真實、犀利甚至赤裸裸的表現。
但是,正像一些媒體所說的,“如果觀眾企圖通過此劇看到對醫療黑幕的撻伐,宣泄其鬱積的不滿,那他們恐怕都不得不失望了”。有文章認為,劇中的確觸及醫生收紅包、醫藥代表在醫院出沒、“醫鬧”擾亂醫院秩序乃至器官移植與來源等問題,但“《心術》對這些問題的呈現,與平日的新聞報道、與我們的親身經歷有很大不同”。相當一部分觀眾認為,“《心術》是站在醫生立場而不是患者立場說話,醫生形象太完美,而患者則顯得太無理”。以至於劇中的演員韓雨芹也認為,“《心術》有百分之七八十的視角都是站在醫生的立場,剩下百分之二三十是站在患者這邊的。”六六曾經表示,自己沒有站在醫生或者患者的任何一方,只是希望為化解現實中醫患矛盾的堅冰提供一點溫暖。相當多的評論也認為,這部劇想做的,其實是表現醫生的工作生活狀態,破除其在大眾眼中的神秘感,從而促成“不同群體間的和解”。也許,這已經超出了一部電視劇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