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來了,不是狼來了

時間:2012-10-30 13:26   來源:工人日報

正在熱播的家庭倫理劇《新女婿時代》

  《婆媳拼圖》、《當婆婆遇上媽》、《金太郎的幸福生活》、《丈母娘來了》、《新女婿時代》……近來,電視熒幕上瀰漫著婆婆、丈母娘、媳婦、女婿之間的“硝煙”。有人戲稱這類電視劇稱為“家鬥劇”。

  近幾年,婆婆與媳婦、岳母與女婿、親家之間的那些事被演繹得十分透徹。作為一個日漸成熟的家庭倫理劇的亞類型,此類作品的敘事主題、形象符號和敘述技巧越來越趨同。劇中情節往往是婆婆與媳婦爭鋒,親家之間鬥智鬥勇,男人于老婆與老媽中間水深火熱,這樣的橋段讓人觸目驚心,更有年輕觀眾表示自己患上了“恐婚症”。

  難道生活中的婆婆和丈母娘真如洪水猛獸般可怕嗎?仔細分析,一些影視劇創作存在著醜化甚至妖魔化婆婆或丈母娘的形象、誇大生活中矛盾的問題。一些作品,呈現矛盾多,而缺乏值得觀眾借鑒的解決之道。

  雷同情節貫穿家鬥劇

  眾多的婆媳劇熱衷於展示婆媳矛盾和衝突,從柴米油鹽的小事到房車醫療的大事,事事都會成為戰火爆發的導火索;從小吵小鬧到摔盆打碗,由家庭成員之間的摩擦而導致的家庭戰爭步步驚心,層層升級。

  在諸多家鬥劇中,“兇丈母娘”要房子、“惡婆婆”要孫子,成了製造接二連三矛盾的殺手锏,從《夫妻那些事》、《裸婚時代》到《金太郎的幸福生活》都有這樣的特點。甚至成為了整個故事的主線。都說三個女人一台戲,婆婆、丈母娘加媳婦,這三個女人的戲卻是怎麼都演不完。研究電視劇多年的中國傳媒大學藝術研究院王黑特教授告訴記者,一些“家鬥劇”能夠熱播,還是因為它們具有一定的現實主義精神,在一定程度上觸動了普通人的心靈。但是一種敘事模式被過多的克隆,缺少創新精神則十分讓人擔憂。

  此類家鬥劇一般在篇幅設置上,花大篇幅敘述婆媳矛盾的發生、發展和激化,將家庭的小問題演繹成極端的衝突。只有剩下的小尾巴簡單交代如何化解,甚至有的時候化解的辦法讓人感到意外與莫名其妙。因為缺少對生活的啟迪作用,觀眾在不斷地接受一種消極的生活狀態、親情關係的認知,每部劇都在重復著婆婆、丈母娘的各種刁難,難怪有些觀眾覺得看了家鬥劇患上了“恐婚症”。

  事實上,家鬥劇之所以如此被熱捧,還得益於其較為可觀的性價比。對投資方和影視公司而言,拍攝既不需要耗資巨大的特殊場景,也不需要身價昂貴的明星陣容,只要劇本合適,基本上就能以較少的投資獲得較為豐厚的回報。對於編劇來說,這樣的題材,似乎也不用費“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的功夫,按著套路走,省時省力回報高。

  《媳婦的美好時代》、《我的美麗人生》、《雙城生活》的編劇王麗萍表示,自己有時候也會很迷茫。“數據表明,中國所有電視臺黃金檔的劇集容量去年上升到8000集左右,而目前電視劇的年產量在2萬集,編劇要去哪找自己的份額?家庭劇的題材越寫越窄,我們特別有危機感。”

  《媳婦的美好時代》走紅之後,各種“時代”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如《妯娌的三國時代》、《新女婿時代》等。婆媳之間故事被拍得山窮水盡了之後,親家、丈母娘和女婿、媳婦和公公又成了新的突破點,《婆婆來了》火了,就有了《丈母娘來了》、《繼父來了》。各種新穎的人物關係都被寫了,或者正在寫。但是內容情節、人物設置上,卻往往是換湯不換藥。家鬥劇的內容模式化、人物臉譜化使得同一題材的作品被大規模批量生產。而一旦同質化,隨之帶來的便是觀眾的厭惡,這是值得編劇、導演、製片人注意的問題。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