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也瘋狂

時間:2012-11-13 10:17   來源:新京報

  很難把《教室也瘋狂》這五個字與藝術造詣很高的戲劇聯繫起來,可倘若最近一段時間你走進劇場,你會發現擔憂是多餘的。

  今年,香港導演鄧樹榮用《泰特斯2.0》和《舞·雷雨》證明了可以讓一些本不成熟的經典劇本,重新煥發魅力。以梅耶荷德的手段和姿態,在極簡主義舞臺的促使下,完成了兩部藝術成就頗高的劇場作品。我們似乎可以把此類戲劇作為他的代表。可是當《教室也瘋狂》借由愛丁堡前沿劇展的機會來到北京時,我們才發現,原來一位做戲做了二十餘年的導演,也會做出一台具有童心、氣場張狂的戲。

  《教室也瘋狂》(原名《打轉教室》)作為今年八月愛丁堡藝穗節的劇目,演出場地在室外,道具和布景並沒有在香港和大陸演出時複雜。但依舊憑藉演員的形體塑造,環環相扣的默契配合,多種藝術風格的混搭,讓觀眾印象深刻。可以說,這是一部不需要對白的國際性戲劇。這齣戲對演員的要求十分苛刻,他們要具備充沛的體能,而這些體能在其他戲劇中是無法想像的,這是成為鄧樹榮麾下演員的基礎條件。其次,是他們對多種表演形式的理解,從中國傳統戲曲、日本能劇、類似stomp的打擊樂表演到攀岩、搶包山等體育項目。這種理解並非單純應用在表演中,而更像是具備專業能力的藝術家。我們甚至可以說,他的每一個演員都具備獨撐一台戲的能力。因而才會在演出結束後,半開玩笑地說,這些香港演員除了普通話不行,什麼都會。這齣戲並沒有複雜的故事,甚至難以稱為完整,但對演員融入情境中的表演,滲透在舞臺的每一個細節,嚴絲合縫的形態,讓人感受到一種擁有生命力的機械化表演。儘管淩亂,卻很好地達到了這齣戲的目的,輕鬆、幽默,創造劇場中的煽動性。

  整體而言,這齣戲可能並不如前文提及的兩部戲藝術價值高,但它的確在戲劇的另一個方向上展示了別樣的功能。你可能不滿足於單薄的敘事,也不滿意戲劇中欠缺的意義,但我們必須承認,這種嘗試是好看的。鄧樹榮仍舊在戲劇中,盡可能地展示出演員形體的可能性,他把演員打造成瘋狂的藝術家,這要比過於表達自我觀點,忽視演員潛能的藝術戲劇好上百倍。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