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直面苦難是一種自信

時間:2012-12-17 14:07   來源:新民晚報

  身邊看過《1942》的人,都議論很“震撼”。且不說情節設定、角色表現等,僅主題內容的選定,我覺得就特別有意義:沉澱了多年,潛下心來,一字一句向公眾描述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一段苦難史,那本身,真是需要勇氣的。人往往有選擇性遺忘,將苦難、難堪,看作是一種隱私,總想埋得越深越好,不願去回首,更不願去面對。

  其實苦難,恰恰是歷史留給我們的一筆精神財富,就像一個人的人生閱歷,那是不可複製,更不該丟棄的……如果我們喪失了對過去苦難的記憶,喪失了對苦難的集體關注,喪失了對下一代進行苦難教育的意識,那麼就會導致大家對苦難的普遍麻木,和善良之心的退化,一旦在某種客觀條件下,就會讓人失去對自身行為的價值判斷,或許,有些人就會成為新苦難的製造者。

  所以,對苦難的直面,或說追憶,不僅是勇氣,更是一種責任感。用大眾化手段將苦難面向社會,面向百姓,尤其是告訴下一代,讓他們對國家的過去、對曾經的苦難有所了解,而不是完全陌生,甚至毫無興趣——像《1942》這樣的影片,就是一種很好的傳播方式,至少可以對更多年輕人的成長和成熟有幫助,對幫助他們成為善思、正義、有擔當的人,有好處。

  很希望,《1942》只是一個良好的開始。現在有些人正致力於還原一些歷史的本來面目。那真的不容易,甚至很艱難,但卻令人尊敬。只有當我們可以重新感受那些苦難重壓下的人性尊嚴,重新感受他們的痛苦、絕望與恐懼時,才能明白對生命的敬畏,對正義的呼喚,對他人的悲憫之重要性。

  直面歷史,直面苦難,事實上,也是一個國家、民族自信的流露。當電影,作為一種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公共表達,可以從容將目光聚集在《1942》這樣的大主題時,這樣的一種公眾表達,一定有強大的力量,那也是一種凝聚人心的力量。我們不僅需要歷史學家的客觀與準確,更需要這種大眾傳播藝術的敘述與感染力,因為它能讓更多人感同身受。只有讓歷史的苦難坦然呈現,才能讓我們好好記住歷史,才能讓年輕人更清晰地認知我們這個國家曾經邁過了多少山山水水,才終於走到了今天。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