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設“路遙文學獎”難能可貴

時間:2013-01-31 13:33   來源:中國青年報

  在著名作家路遙去世20年後,以他名字命名的“路遙文學獎”日前在京啟動。路遙女兒路茗茗29日卻做出回應稱,“不同意目前設立路遙文學獎”。該獎總發起人高玉濤對此表示,他將進一步與路遙家人溝通,並希望該獎還要繼續辦下去。(《北京晨報》1月30日)

  按發起者設想,路遙文學獎為純文學公益性質,旨在倡導文學關注民生和普通民眾,鼓勵和促進現實主義文學的創新和發展,挖掘、發現並獎勵在現實主義文學創作中的優秀作品和作者。有人因此認為,這是對路遙的愛戴和懷念,是對路遙“像牛一樣勞動,像土地一樣奉獻”的文學精神的弘揚,應該得到路遙女兒的認可。但路茗茗的表態何以讓人出乎意料?

  原來,她“覺得目前條件還不成熟”,“設立一個文學獎項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萬一齣現了狀況,不僅影響我父親的聲譽,也會辜負發起者良好的初衷”,“哪怕是公益性質的,都會讓我和家人面臨很大的壓力”,“如果父親在世,他也不會同意這麼做的”。在我看來,路茗茗在路遙文學獎面前表現出的這種理性,是對聲譽的珍視,是對逝者的尊重,是對名利的淡泊,十分可敬。

  說實話,我們從來就不缺少文學獎,除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老舍文學獎、馮牧文學獎、姚雪垠文學獎、曹禺戲劇文學獎等規格較高、聲譽很好的全國性大獎外,其他各類層次的文學獎多不勝舉,你方唱罷我登場。有網友因此戲言,可合併成一個規模十分龐大的“文學獎托拉斯”了。再讓路遙文學獎來湊這個熱鬧,確實會違背淡泊名利、終生與貧窮為伴的路遙的意願。要知道,他一直認為自己是“一個普通的勞動者”,一直刻意遠離鮮花和掌聲。

  何況現在,有的文學獎為評獎而評獎,有的違規設獎亂收費用,有的評的不是作品而是人……頻頻曝光的“內幕”,讓一些獎項的影響力和公信力大打折扣,甚至滋生出沽名釣譽等腐敗現象,成為少數作家和批評家的自娛自樂,或淪為文壇內“輪流坐莊”的圈子遊戲。這顯然已背離評獎本意,甚至可說是褻瀆了真正含金量高的作品,嚴重傷害了文學創作的繁榮。路遙文學獎又如何獨善其身,拯救日益浮躁的文學圈?路遙女兒拒設路遙文學獎,可能正是基於這樣的清醒認識。

  事實上,作家應“但行創作,莫問收穫”,而文學獎也不在多,而在於是否具有公信力。改革開放初期,文學創作空前活躍,文學獎也由少到多,那時資訊相對匱乏,傳遞方式單一,因而某部作品得了何獎足以轟動全國;而今資訊發達,人們的視野寬廣、文化多元,靠一部作品甚至一首小詩聞名全國的時代早已一去不復返,越來越多的文學獎的價值也隨之衰退。現在是讓文學獎瘦身的時候了,此時再設什麼文學獎,並不是適應時代之舉,只是徒增一道小圈子的“盛宴”而已。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