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備受關注的第九屆茅盾文學獎終於塵埃落定,上榜五位作家都是小說牛人。評獎結果甫一公佈,持異議者比起5月評獎啟動時少了很多。但即便如此,還是引來一些議論。
比如,網路文學作品被認為是“陪跑”中的點綴;沒有獎掖新人,是“敬老獎”;由一個本來在中國文學界“最厚重最有分量”的獎變成了“終身成就獎”等等。這些說法可以看作批評,更應當看作公眾期待。
說實話,一個獎能把好作品評出來,就是最大的成功。許多茅獎獲獎作品,像《平凡的世界》《白鹿原》等,至今都有大量讀者,口碑甚好。近年來,每年長篇小說出版三四千部,四年的小說最少一萬部以上。本屆進入茅獎評選範圍的不過252部。即使在這樣小比例的參評作品中,獲獎的5部作品也僅佔1/50。不少業內人士戲言,魯獎茅獎相當於抓彩票,本屆茅獎更被稱為“史上角逐最激烈”,此種前提下,評出來的作品如果不是佳篇力作,能不引起非議?
既然普遍認為“名至實歸”,為什麼還有網友不滿意?不能否認當前的文學評獎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但除此之外,還有一部分社會原因。有人說,文學和足球一樣,在今天改革中的中國,承擔了超載的公眾訴求。這是有一定道理的。隨著多元化社會的形成和發展,人們對於公正、透明的期待越來越高,而這樣的期待率先投放在了文學、足球上面,因為這兩個領域受關注範圍廣,而且有的時候看起來是可以“隨便罵”的。
在今天的中國社會,沒有哪個領域是可以躲避輿論監督的“世外桃源”。只要是花納稅人的錢辦公眾的事,就須要承受公眾的質疑和議論。無新聞不見得是好事,無爭議也不見得就完美。在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法制進程日益推進,公平正義觀念逐漸深入人心的今天,有爭議,有不滿,恰恰是輿論公開、言論自由、事業進步的一個標誌,而那些悄無聲息、游離于眾人視線、遠在社會監督之外的所在,反倒常常是黑箱操作的多發地段。
茅獎的歷史同時也是改革的歷史,文學評獎機制的變遷是中國社會浪潮的一個縮影。正是在公眾輿論的不斷質疑聲中,茅獎評獎機制不斷改革完善。比如評委的年輕化。以前有過80歲的評委,近幾屆評委基本年齡都在70歲以下,本屆最小的評委是80後。多達61名的評委人數在全世界可能都算最龐大的。自第八屆起實行的實名制,是文學評獎抵制腐敗、取信於人的重要舉措。
因此,文學評獎多一點爭議不是壞事。(師力斌)
[責任編輯:陸潔]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