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文娛辣嘴

周董的音樂劇只欠好的中國故事

2016年02月26日 13:57:00  來源:京華時報
字號:    

  周傑倫所在的傑威爾音樂日前證實,將會和北京環球百老彙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合作,邀請美國百老彙知名製作人、編劇及導演團隊,倣造《媽媽咪呀》的模式,將周董的音樂作品打造成“首部華語點唱機音樂劇”。考慮到周傑倫在華語樂壇的影響力,以及他的歌迷受眾群體,這部音樂劇想要不火,很難。

  但僅憑歌曲,周傑倫的音樂劇還是情懷經濟和粉絲經濟範疇,是周傑倫這個品牌IP的延伸,就像之前的歌迷,因為周傑倫的音樂而喜歡周傑倫,接著又去捧場周傑倫的電影,是一樣的道理。

  當然,很多時候這種號召力也有正面的導向作用。用周傑倫作品打造音樂劇,至少會讓一部分流行樂迷可以借機掃盲和普及相關的音樂劇知識。畢竟,音樂劇這個名詞雖然已經耳熟能詳,但音樂劇到底是什麼樣的構成,它和話劇、歌劇有什麼區別,確實很多人都莫名所以。大家能報得出名字的音樂劇,主要就是《歌劇魅影》《媽媽咪呀》《貓》或《雪狼湖》等寥寥幾部。

  《雪狼湖》或許是認知度最高的一部華語音樂劇,它的成功首先是因為張學友的號召力。當年的張學友名列“四大天王”之首,這一點無疑對音樂劇的推廣具有很強的名片效應。另一方面,不可忽視的是製作《雪狼湖》的香港團隊,背靠的是擁有成功經驗的香港流行音樂和電影專業人士,所以即使《雪狼湖》的故事還是百老彙的模式,但卻得到了香港化的改造,讓它成為一部香港屬性很強的音樂劇。這對於音樂劇的大眾化普及,是非常有效的。

  像《雪狼湖》這樣成功的華語音樂劇畢竟是個例。雖然這幾年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音樂劇在小範圍內也有著不錯的市場受眾,但相比百老彙音樂劇在美國娛樂產業中的比重,市場還是顯得沒有根基。很大程度也和中國缺少音樂劇文化有關,百老彙的音樂劇其實是戲劇文化的一種延伸,在歐美等國有著歷史的淵源和傳承,甚至包括電影也是戲劇文化的另一種延伸。除了缺少這種文化的熏陶,快餐文化的強勢也使得內地樂迷缺少欣賞音樂劇的興趣。

  另一方面,目前中國音樂劇過於遵從百老彙模式,也是中國音樂劇反而水土不服的一個原因。其實中國的音樂劇沒有必要照搬百老彙從劇本到演唱方式的模式。尤其是作為一個具有悠久戲曲歷史的國度,將本土題材和表現方式用更現代的方式錶現出來,才有可能從內容上吸引更多的中國觀眾。歷史上,像《劉三姐》這樣的劇本才是最適合中國市場的音樂劇。而音樂人三寶用中西結合的方式所製作的《聶小倩與寧採臣》和《蝶》等劇,同樣是音樂可能性上的有益嘗試。充滿周傑倫偶像效應的音樂劇如果能為個人經典旋律配上一個好的中國故事,也許真有可能媲美《媽媽咪呀》。 (愛地人)

[責任編輯:張潔]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