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兩岸統一 大陸應更深入了解島內民眾想法

2016年11月21日 10:55:17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日前,臺灣前領導人馬英九先生受邀到馬來西亞南方大學做專題演講,其中提到了兩岸的議題。他說:大陸希望快點統一,臺灣目前覺得時機未到,但也沒有百分之百排除。關鍵在於是否有足夠的條件,或者是現在沒有足夠條件,未來能夠創造足夠條件。並於後面談到:各位都知道,在中國歷史上,政權分分合合,所以羅貫中寫《三國演義》,第一句話就是說,話說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針對這段話,筆者自己有些觀點想要闡述。

  首先,大陸希望統一。這是不可否認的,兩岸同屬“一中”是事實。臺灣方面施行“反共”、“去中國化”的教育,導致年輕人不了解歷史,特定政黨人士的不願面對現實,媒體的偏頗報導,造成很多的臺灣民眾對大陸的歧見、仇視加深。大陸近年多在努力做兩岸交流,在文化、青年交流等方面尋求認同,而且繼承孫中山先生的精神致力於推動兩岸和平穩定發展與國家的統一。從1992年的汪辜會談“九二共識”、2005年胡連會的“破冰之旅”等,這些不都是為了兩岸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在努力嗎?先經後政,不單只是個口號,而是必須實踐的!

  其次,關於統一台灣覺得時機未到,但也沒有百分之百的排除。就這段話,筆者有些不一樣的觀點。時機未到這句話聽起來特別的諷刺。兩岸交流熱絡階段不就是在馬英九執政的2008年至2016年520之前嗎?卻為何不在這8年進入政治協商的進程呢?馬英九雖然促成了兩岸之間的擴大交往;卻錯失了最佳良機。其原因有兩個:一是政黨包袱(國民黨黨內派系眾多的壓力),二是過於迎合感性民眾的觀感(對群眾不理性的抗爭行為迎合安撫)。就這兩點就足以馬英九他在許多政策上施不上力,猶如“內憂外患”成不了大氣候。而“沒有百分之百排除”,這句卻又隱藏著鴕鳥心態。與其順應民意潮流,等待人家做球給自己,倒不如自己下定決心拋出議題,讓相關人員執行!倘若一個領導人沒有魄力和決心採取政策措施,內部的矛盾自然增深,甚至到後面即使有再好的利民政策,民眾無感,也是枉然。

  第三,馬英九說統一關鍵在於是否有足夠的條件,或者是現在沒有足夠條件,未來能夠創造足夠條件。筆者認為,臺灣最佳的談判籌碼和最佳條件已經在國民黨手中喪失了。安於現狀是造就錯失良機的主要原因,“不統、不獨、不武”這只是暫時的;最終還是得正視現實將“統、獨”議題搬上臺面。個人認為大陸方面應採取更積極主動的角色,來扮演引導者。否則等待臺灣自身的思維模式,就會無法在政治層面上更進一步。

  第四,關於“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這道理身為領導者都懂,而臺灣與大陸這樣特殊的歷史關係,如何走向“合”這一步?臺灣的教育必須先通過改革,再者就是臺面上這些相關政務官要負責,媒體也要公正客觀地將兩岸現況傳遞給兩岸民眾。看似簡單的幾個問題,在島內執行著實不容易!“恐共”是早期國民黨造成的,而“恐中”是民進黨造成的,若真的要往前追溯的話,國民黨確實要為此負起最大的責任。而現在新臺灣當局執政後,對民眾採取無視、傲慢、不理會的態度,民眾開始會反思,從感性層面來回顧與自己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

  最後,蔡英文執政無視民眾觀感、忽略民眾生活利益權益等,讓臺灣民眾開始意識到“大陸”攸關民生問題,而且非常重要。大陸方面對臺灣應更深入了解民眾的生活與想法。臺灣的民眾是屬於感性的,生活能夠溫飽、安居樂業,誰當家都一樣。這才是民眾內心真正的期許,也是筆者走訪島內基層群眾所聽、所看的實際情況。(台灣網網友:黃子榕,係兩岸經貿文化發展協會會長)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