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6月7日、8日這3天,“高考”都會由一個教育議題變成一場社會動員。考場之外,工地停工、交警開道、救護車待命;考場之內,近千萬中國年輕人將在試卷上寫下自己的未來。
等到高考放榜的日子,又是幾家歡喜幾家愁,無數的家長與考生、東拉西扯著高考的學考過程、分數用途與未來走向。因為在乎,所以熱烈。隨之而來的是各省市的高考狀元的出爐,媒體一窩蜂的報道和熱炒,今年江蘇省教育廳決定今年高考成績只提供給考生本人,不再向考生所在學校及其他單位和個人提供,考生可到省考試院網站自行列印成績單。只向考生提供高考成績,不經過學校渠道發放。江蘇省此舉初衷無疑值得肯定。學生的隱私得到了保護,也避免了社會對於高考狀元的追捧。但是,6月23日高考成績放榜,6月24日江蘇省和各地市高考狀元的相關資訊已經漫天飛舞。
高考顯然承擔了太多的意義。社會對於高考成績的過於關注,不斷反映著單一的人才選拔方式與人才培養模式的困境。如果說,恢復高考之初,中國社會要不斷強化這種公平擇優辦法的權威性,那麼現在,則要不斷破解“一考定終身”的難題,創造豐富的人才遴選和培養渠道。
不以高考說成敗,不以分數論英雄。高考在激烈競爭下本身固然有成敗,但敗下陣來的不是未來而是過去。是對所有考生的尊重,是對社會分工的尊重,是真正對高考制度的尊重。重視高考,爭取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績,是所有在校學生的學習方向,但對於家長及輿論來看,對高考中實際仍佔多數的失利者,人性關懷必不可少,理性認識更不能缺。(台灣網網友:于桂君)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王鑫]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