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5日發佈消息,針對中小學有償補課,多地查處了一批頂風違紀的學校和教師,視情況給予批評、警告、記過、降低專業技術職務等級或開除的處分。
有償補課的現象近年來屢禁不止,更有愈演愈烈之勢。社會各界對其也是評價多多,爭論不一。但是不管如何,有償補課的現象一定程度上打亂了中小學教育的平衡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有償補課有其產生的社會背景,首先是我國的應試教育讓許多老師、家長還有學生自己形成了“天大地大,分數最大”的觀念,分數似乎成為了學生學習的所有標準,同時也成為了各種機會機遇的敲門磚,入門坎。分數也成為了教師教育教學評價的重要參考指標。為了讓自己的孩子有更高的分數,為了讓自己的班級有更好的成績,有償補課也就誕生了。
有人也許會說,這是一場正當的“交易”行為,各取所需而已,這場“交易”最初也許是帶著最純粹的目的,但是隨著社會的“漂染”,讓這種“交易”有了更多的另一面。
從教師的角度來說,這是對教師職業道德的極大的挑戰。如今所謂的補課,其實是借助“輔導”的名義讓老師在錢財方面得到滿足,為此,教師會在課堂上不儘自己為人師表的責任,將理應的知識教育進行保留,讓更多的知識在“課後”得到釋放。
從學生的角度來說,學生被“禁錮”在分數中。補課佔用的是學生們的課餘時間,並且消耗的時間比重大,時間一長,學生們便成為了一個只知道理論的理論型“人才”,而忽視了實踐的重要性。
從家長的角度來說,孩子的心理健康得不到保障。我們可以想像,家長為了讓自己的孩子成龍、成風,不與孩子商量便自行安排了孩子的時間。長此以往,家長與孩子之間唯一的橋梁便是試卷上那冷冰冰的分數。家長與孩子之間的互動減少,無法從其他方面去發現去運用孩子的天賦。
所以,有償補課是應該有正規合理的方案提出並進行管理。
一是建立健全相關制度。從宣傳,教育等方面入手,出臺相關條例,細化整治措施,同時加強對在職教師有償補課現象的監督、治理和懲處力度。使有償補課“不能”的觀念深入學校、教師的觀念中。
二是根據自身地區的實際情況提高教師的工資待遇。有償補課現象屢禁不止一方面原因便是教師待遇不高並且不同地區教師待遇差距過大所帶來的“落差感”所造成的。因此,適時適當提高教師工資福利待遇是一個可以思考並實踐的方向。
三是各地各區加強教育建設的能力,縮小教育差距。重視本地區教育工作,提高本地區教育能力,建設一支有特色、有能力的教育隊伍。平衡教育差距。
四是提高教師自身的職業道德和思想素質。讓教師重視課堂教育,更多的去探索學生分數以外的特長和天賦,不要形成“以分數論英雄”的錯誤觀念,更多的是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得知識,做到理論與實踐的有益結合的教育教學。
五是家長自身也要做好監督工作。更多的是與孩子的互動和交流,開闊孩子的視野,讓孩子在分數以外去發光發亮。而不是讓一個分數成為二者唯一的紐帶。
有償補課的治理是長期而又要艱苦奮鬥的過程,需要各行各界的理解和支援,也需要相關人員對自身的管理和約束。
未來,希望有償補課的現象能夠有所好轉,讓學生不再被分數禁錮,還他們一片“凈土”,讓他們在更加廣闊的天地去發現自己,去讓自己有更多更大的光芒閃耀。(台灣網網友:趙晏羚)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王鑫]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