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鐵路訂餐市場的開放吸引了大量網民的關注,網民紛紛就此發表意見。贊同者有之,反對者有之,持觀望者有之。還有部分網民不解,鐵路放棄這塊“大蛋糕”,是形勢所迫還是服務至上理念的拓展?
其實,很多人誤解了一件事情,餐飲佔鐵路效益比例並不高。很簡單的一個道理,礦泉水在超市賣兩三塊,列車上賣五塊。飲料超市賣的是四五塊,列車上賣的是八塊。看似很貴,但是仔細想想,這就是一般旅遊景點的價格。而列車上賣水不僅考慮到成本還要考慮到售貨員和列車員,收益並不高。至於套餐,由於鐵路對食材安全的重視,食材成本偏高,再加上加工費用,保鮮費用以及人工費用等,收益也很微薄。而且現階段,旅客普遍對列車餐飲認可度不高,銷售形勢一直不好。鐵路放棄這粒“芝麻”,讓餐飲企業拓寬銷售渠道,讓旅客享受到更多美食,讓更多人員就業。鐵路業也可以從旅客的選擇中了解到旅客的需求,便於鐵路推出更符合市場和旅客需求的餐飲,進而形成大家“撿西瓜”的局面。
鐵路訂餐市場對外開放,現階段有很大的爭議性。一方面,入駐餐飲商家和餐飲種類偏少,共37家品牌87家門店,而且大部分是快餐。在這麼長的跨度內,旅客很難找到自己需要的餐飲。另一方面,起送標準高,配送費用也不低。在一些人看來,八元的配送費有點偏高。可是,我們不能只盯著眼前,要著眼于未來。美團、糯米等團購網站,淘寶網、京東商城等電商網站,剛興起的時候配送都需要費用。現在這種情況得到了極大緩解,主要是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配送費在企業盈利中所佔比例越來越少。為了追求更大的經濟效益和獲得更多用戶的青睞,企業才做出這種取捨。現階段鐵路餐飲也在走這條路,相信有這麼多參照,鐵路會走的更快更穩,配送費用很可能降低到旅客接受的價格。
在這些環節中,有一個問題是不容忽視的,那就是規章制度。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鐵路旅客發送量為28.14億人,消費者通過鐵路訂餐平臺的客單價格大約在35元,按照十分之一的訂餐比例,數據高達98.5億。近百億的市場,會使得不少餐飲企業爭相涌入。而旅客購買品種繁多的餐飲,勢必會產生糾紛或問題。為避免這些情況的出現,鐵路部門需要嚴格準入制度,及時出臺相關政策,制定好糾紛處理辦法。規章制度的完善,將助於鐵路餐飲走的更快更遠。
鐵路以服務至上的理念開放了鐵路訂餐市場,形成一片利好局面。我們要有一顆寬容的心,伴隨鐵路餐飲市場迅速成長。快速成長和逐步完善的鐵路餐飲市場,最終的受益者是乘客。(台灣網網友:澹臺亮)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趙靜]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