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松嶺:和平發展時期的兩岸政治關係亟需思考
“政治”,作為一個概念,千百年來不同學科、不同學者和政治家有不同的詮釋。對“政治”的不同解讀,就會產生不同內涵的政治關係。兩岸政治關係,就是兩岸政權之間的關係問題。
上世紀40年代末期,國共兩黨通過內戰方式進行的政府繼承在客觀上沒有全部完成,造成了海峽兩岸事實上兩個互不承認的政權對立的局面。對立初期,本著零和博弈的基本立場,在兩岸格局初步奠定的情況下,于國際上進行著爭奪中國唯一對外最高代表權的鬥爭。這一歷史遺留問題在兩岸關係演進過程中、在外部勢力干涉過程中發生了一定程度的變化,盤根錯節,紛繁複雜。自2008年5月兩岸關係進入和平發展階段以來,兩岸“白手套”、半官方乃至官方接觸日益增多,帶來兩岸官員的稱謂和官方間如何接觸等問題;兩岸民眾的大量交流互動又產生了民眾層面對對方政權符號、相關法律規章制度認識和判斷的相關問題;兩岸在涉外事務的和解中,一方面要不造成“兩個中國”、“一中一台”,另一方面要務實協商、做出合情合理的安排也需要在法理上予以厘清。恰如孫亞夫在臺北“汪辜會談”二十週年紀念活動的演講中所提到的:“這幾年的發展已經碰觸到了兩岸政治關係中的難題,並且對妥善處理乃至解決或部分解決其中一些政治難題提出了要求,如未能予以妥善處理和解決或部分解決,還將制約兩岸關係發展的速度和水準。”因此,思考和平發展時期的兩岸政治關係,做一些有益的理論思考和探索應該是極為必要的。
一、兩岸政治關係的回顧
兩岸政治關係始自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眾多研究者對兩岸政治關係的階段劃分眾說紛紜,各呈氣象。若以從戰爭走向和平、從單向走向雙向的兩岸關係特徵劃分,兩岸政治關係可分為前30年(1949∼1979年)、後30年(1979∼迄今)。
(一)前30年兩岸政治關係
1949∼1979年兩岸政治關係的突出特點是:受制于兩大陣營的激烈軍事鬥爭與“一個中國”內外最高代表權的爭執。這段時間是中國大陸、美及中國臺灣三角關係成型時期:大陸在外交上爭取美國承認,在軍事上避免使美國與臺灣聯合作戰,在對臺政策上,則以文武兩手促使臺灣與大陸維持或戰或和的關係,以避免臺灣在美國的籠絡或壓力下,走向獨立之路。
1、受制于兩大陣營的激烈軍事鬥爭
由於二戰結束後,整個世界分為兩大陣營,兩岸又分屬兩大陣營,美、蘇及其勢力直接插手中國內政問題,使得中國政府繼承問題帶上了一定程度的國際因素。這些國際因素一直糾纏于兩岸政治關係中,至今猶存,為解決中國的國家統一問題增加了諸多複雜性。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政不久,朝鮮戰爭爆發。1954年12月,美國與臺灣當局簽訂了“共同防禦條約”,明確規定臺灣對大陸採取軍事行動應徵得美國同意。1955年8月,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政府進行外交接觸,並就和平方式解決臺海問題交換意見。1955年以後,美、蘇在中東地區的對抗又微妙地影響到兩岸政治關係:1958年8月初,赫魯曉夫訪華,與毛澤東商討中東戰略問題,前蘇聯要求美國自中東撤兵,中共則攻擊美帝霸佔臺灣。美國在1958年8月11日發表長篇備忘錄,重申不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岸在金門水域爆發了舉世聞名的“八二三炮戰”。1958年9月,美國與中國大陸談判臺灣問題,並妄圖貫徹其“兩個中國”、“一中一台”政策。兩岸均看破美國政策,在金門、馬祖地區採取了維持現狀的決策[2]。1958年10月25日,彭德懷發表《再告臺灣同胞書》,宣佈單日打、雙日不打。1959年1月9日以後,大陸在中央軍委指示下,單日也只有零星射擊[3]。臺海局勢在軍事對峙中遂告穩定並延續至今。
2、受制于兩大陣營的激烈外交爭奪
自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以來,兩岸在國際上消滅對方的激烈爭奪就一直沒有中斷。這段時間內,兩岸圍繞著聯合國席位代表權、中美關係以及與一般國家關係的中國代表權進行爭奪。也就是說,當兩個政治單位都在聲稱合法管轄對方所具有的土地的情況下,希望以消滅對方來滿足主權單一性的要求。當然,解決問題最直截了當的辦法就是訴諸武力。但是,由於美、蘇兩大強國不願意因此捲入無謂的戰火中,在美、蘇的共同制約下,兩岸只好尋求外交途徑解決問題,也就是以爭取更多國家的承認來強化自身的合法性。
新中國在內政上走向了蘇式社會主義工業化道路,在外交上採取了“一邊倒”的政策,跟前蘇聯緊密相連。前蘇聯在新中國建政次日即與新中國正式建交,另外9個社會主義國家在一個月內都與新中國建立了外交關係。1949年11月,新中國就致電聯合國,聲明已取代了“中華民國”而統治全中國,因此,蔣介石的代表無權繼續代表中國。1950年1月,新中國經由前蘇聯在聯合國提案,要求成為中國唯一合法代表。之後,新中國以前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為依託,開展了對臺灣的驅逐。以1954年12月簽訂“共同防禦條約”為標誌,美國一直為臺灣當局營造有利國際空間,而大陸與臺灣當局在“邦交國”上的競爭直到1960年代新興國家獨立運動風起雲湧,徹底改變了冷戰初期兩極對峙的國際體系格局以後才由大陸突破僵局。
國際格局的變化、大國外交策略的調整時刻影響著兩岸政治關係。20世紀60年代中期,美國修正其全球外交政策,大陸增加了更多有利空間。新興民族國家獨立風潮爆發改變了美國始終控制聯合國會議中多數表決票的局面,加之大陸的調整外交政策,籌碼日漸增多、臺灣的籌碼日漸減少,美國的立場日漸鬆動,大陸在這場兩岸爭奪聯合國代表權的鬥爭中取得勝利。1971年聯合國表決終於為臺灣當局帶來致命一擊,自此,其所謂“外交空間”便持續受到嚴重的壓縮,兩岸“邦交競賽”出現了翻轉式變化。1979年元旦,中美建交,兩岸在國際上最高代表權的角逐至此以大陸的勝利抵達一個拐點。而同一天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的《告臺灣同胞書》則標誌著新時期兩岸政治關係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