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下午,由九州出版社主辦的王英津教授《兩岸政治關係定位研究》發佈暨讀者見面會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舉行。(台灣網 張潔 攝)
台灣網1月12日北京訊 (記者 張潔 張麗媛)1月12日下午,由九州出版社主辦的王英津教授《兩岸政治關係定位研究》發佈暨讀者見面會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舉行。中國人民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王英津教授在發佈會上做了“探索兩岸政治關係定位的方案與路徑”的主題演講。演講完畢後,王英津教授與聽眾讀者進行了互動,並回答記者提問。
王英津在演講中指出,兩岸政治關係定位問題是影響兩岸關係向前發展的根本性問題,也是影響解決其他政治難題的關鍵因素。倘若兩岸政治關係定位這個問題不能得到妥善解決,其他政治難題均難以得到有效解決。
他從四方面分析了研究兩岸政治關係定位問題的現實意義:第一,可為解決臺灣當局的政治定位問題提供方案設計;第二,可為未來兩岸政治談判預做理論準備;第三,可為建構兩岸和平發展框架奠定基礎;第四,可為實現兩岸公權力銜接與互動提供解釋。
演講中,王英津特別指出,兩岸政治關係定位問題,一方面具有非常明確的政治屬性,關係著兩岸不同的政治立場和利弊得失;另一方面無論是何種性質的問題,其解決方案的研究都離不開學術理論的支撐,缺乏理論支撐的問題研究註定是缺乏深度的。雖然兩岸政治關係定位問題兼有政治屬性和學術屬性,但從本質上說,它最終是一個政治問題,這決定了我們必須以政治的眼光來看待和分析這一問題。
如何做到政治問題政治分析?王英津認為,在兩岸政治關係定位研究中,學者們固然應該採取學術的、嚴謹的、科學的態度,但也不能完全秉持價值中立的學術立場,而要明確自身的政治身份和研究立場,否則很容易導致折中主義和調和主義。比較理想的作法是實現價值中立與立場偏立的統一,把握和結合好“度”,防止走向極端化。
對此,王英津提了兩點建議:一是雙方應建立超越兩岸的宏觀思維,站在中華民族的高度來思考和設計兩岸政治關係定位問題;二是要比較客觀地來看待和分析兩岸政治關係定位問題,建議能夠“換位思考”,體諒對方的立場和論述。倘若這樣,就容易找到解決雙方分歧的辦法。
王英津還指出,由於兩岸政治關係定位問題是一個政治問題,而非一個純粹學術理論問題,所以我們不要期待找到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方法,更不能期待得出一個普適性、永久性的結論,而應分場合、分階段、分層次地逐步解決這一問題。
王英津用“理論性、現實性、客觀性”來評價《兩岸政治關係定位研究》這本書的成書過程與詳細內容,在該書中他提出了許多新觀點。譬如,在考察臺灣社會“統獨”光譜的基礎上,揭示了民進黨放棄“臺獨”並非意味著接受“九二共識”;剖析了臺灣“2300萬人決定論”的錯誤所在;繼續建構了複合式“一國兩制”臺灣模式新構想等等。
王英津教授是大陸涉臺研究領域的中青年學者,現任中國人民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他先後出版過8本專著,發表論文130余篇。他在涉臺方面的主要研究包括兩岸政治關係定位、國家統一模式、自決與公投理論、臺灣“國際活動空間”、海洋主權爭端中的兩岸關係等等。除涉臺研究外,王英津教授還專注于比較政治發展、比較國家結構、香港政治,以及央港關係研究。(完)
王英津教授在發佈會上做了“探索兩岸政治關係定位的方案與路徑”的主題演講。(台灣網 張潔 攝)
1月12日下午,由九州出版社主辦的王英津教授《兩岸政治關係定位研究》發佈暨讀者見面會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舉行。(台灣網 張潔 攝)
王英津教授為讀者簽名。(台灣網 張潔 攝)
[責任編輯:張潔]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