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鵬:雙英辯馬英九何以展現“罕見自信”?
李鵬日前在華廣網刊文,題為:馬英九ECFA辯論何以展現“罕見自信”?
全文摘要如下:
4月25日下午,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和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就ECFA進行的辯論落下帷幕。綜觀整個辯論過程中馬蔡二人的表現,與事先很多人的預測不同的是,多家電視臺和網路現場民調都顯示,馬英九的表現更好,更佔上風。臺灣名嘴沈富雄甚至肯定這是馬英九2008年上任以來,表現最為優異的一次,更展現罕見的自信。那麼,馬英九此次辯論的表現為什麼能夠超出預期,去年以來一直被民調低迷困擾的他又何以展現“罕見自信”呢?筆者認為,馬英九的自信主要來自於四個方面:
首先,馬英九的自信來自於他篤信兩岸簽訂ECFA對臺灣的發展利大於弊。馬英九在辯論中將ECFA的重點在哪些方面,到底可能會給臺灣帶來的好處,會有怎樣的衝擊,臺灣當局又會如何因應,都坦率地呈現給觀眾。他也毫不諱言“之所以要急著簽ECFA,是因為跟時間賽跑”,“要帶領臺灣找回失落的八年”。馬英九的的這些講法都是發自內心的,是因為他自己篤信ECFA會給臺灣來發展的契機,能夠給人一種“君子坦蕩蕩”的感覺。相比之下,蔡英文的立論和辯論邏輯雜亂,特別是面對馬英九提出民進黨很多論述的矛盾之處,當政八年的矛盾作為,蔡英文更是不斷顯露焦慮和緊張。究其原因,還是在於民進黨是出於政治目的,為反對而反對ECFA,很多人只會喊口號,不會講道理,連自己也沒辦法說服自己,面對馬英九的坦蕩蕩,蔡英文的辯解才會進退失據,無法自圓其說。
其次,馬英九的自信來自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已經取得的成就。馬英九在辯論中提到自己上臺以來在改善兩岸關係方面的所作所為,認為大陸對臺灣也是機會,並歷數民進黨時代傷害兩岸關係和臺灣經濟的各種做法,指出民進黨最大的問題是不願面對現實解決問題。而蔡英文的論述並無新意,還是停留在指責馬英九犧牲所謂的“主權”,重彈民進黨“政策冒進、傾向大陸,把臺灣的經濟命脈,交由大陸掌握”等老調。馬英九之所以攻勢淩厲,很大程度上都源於過去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所取得的成就,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充滿信心,才使得馬英九能夠在辯論中理直氣壯地回擊蔡英文,而讓蔡英文有口難言。
再次,馬英九的自信來自於臺灣多數民意對ECFA的支援。雙英ECFA辯論開始之前,不少人認為辯論的議題對處於守勢的馬英九不利,主要是擔心蔡英文會利用這個機會繼續誇大ECFA的負面效應,加深民眾的疑慮。但實際上,經過馬英九當局過去一段時間對ECFA的深入宣導之後,越來越多的民眾已經了解到ECFA對臺灣經濟發展的重要性,疑慮並非向民進黨所渲染的那樣深。其實,臺灣多家民調機構的民調都顯示,超過半數的民眾支援兩岸商簽ECFA,即使部分民眾有疑慮也是正常現象,將民眾疑慮無限誇大會扭曲民意的真實。馬英九在辯論中一針見血地指出民進黨是在利用臺灣人民的不安全感在恐嚇臺灣民眾,在很大程度上點出了問題的實質,還原了臺灣民意的真實。
最後,馬英九的自信來自於他對辯論精心細緻的準備。兩岸商簽ECFA是馬英九勢在必行的重要施政主張,因此他非常重視這場辯論。據臺灣媒體報道,他用了兩周左右的時間進行材料的收集準備,並進行過多次沙盤推演,從他辯論過程中所提到的海外學者的看法、美歐商會的看法、民進黨人的某些言論、對數字的精準掌握,都可以看出馬英九準備的充分。而蔡英文的資料則顯得有些不足,也顯示出民進黨內依然存在對蔡英文參加ECFA辯論動機的質疑和不同的聲音。
國臺辦發言人范麗青在4月14日的記者招待會上曾經表示,理不辯不明,相信大家多做一些說服和解釋的工作,是有利於ECFA商簽工作順利進行的。馬英九和蔡英文的辯論雖然已經結束,但兩岸商簽ECFA的進程還要持續。其實,辯論的輸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通過辯論,臺灣會有很多的人了解ECFA,理解ECFA,支援ECFA,形成兩岸商簽ECFA的有利民意基礎。只有這樣,馬英九和蔡英文的辯論才真正體現了它的意義,才能夠有助於兩岸早日簽定ECFA,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不斷向前邁進。(作者為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助理、副教授,國臺辦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