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王名舟:民主進步黨不可無包容之心

2012-02-13 09:1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檢討蔡英文敗選原因應該是民進黨當前的大事。民進黨內不少人的討論話題直指“臺獨黨綱”,卻引來民進黨籍臺北市“議員”梁文傑的批評。旅美學者王名舟今日在香港中評社發表專論文章指出,如果真是這樣,那民進黨就太心胸狹窄小家子氣了。“民主進步黨”這個名字固然取得好,但無包容之心則徒有虛名。正所謂心胸之寬廣一如民主進步也。民主兼包容、妥協、商量的涵義,要做到言行一致,身體力行,方可鑒人。

  全文摘編如下:

  檢討蔡英文敗選原因應該是民進黨當前的大事。據聞,民進黨內外大腕級人士對此事紛紛發表高見,其中包括創黨大佬、四大天王、前黨主席,以及年輕的後輩等。目前較普遍一致的看法,認為蔡英文敗選主要是民進黨的“兩岸政策”不當,而產生不當政策的根本,則是1991年通過的“臺獨黨綱”。例如呂秀蓮就直批蔡英文提的“臺灣共識”空洞無物;謝長廷因此要求“修改黨綱”;段宜康支援謝長廷之說,提議“臺獨黨綱”要改也能改;林嘉誠則呼籲民進黨的領袖及黨員們不要用“臺獨黨綱”綁死自己;而創黨大腕人物許信良除了贊成謝長廷對黨綱進行檢討外,也認為蔡英文敗選的關鍵就在兩岸政策。這些意見顯然都很有創見,可是忠言逆耳,民進黨當權派不願接受。 

  有民進黨臺北市“議員”梁文傑針對上述意見提出批評,強調“黨內主流的看法,普遍認為民進黨的兩岸政策以及不接受‘九二共識’,並非敗選的原因”。梁文傑還威脅稱:“這些人可以離開民進黨”,意即“臺獨黨綱”沒錯,不同意者可以走人。不知道梁文傑此時是否真有來頭,能代表民進黨內的“主流”?或者他得到了蔡英文決策班底授權?不過從他說話語氣之堅決,態度之徹底,至少透露出要堵住上述說話人的嘴的意思。 

  如果真是這樣,那民進黨的領導核心就太心胸狹窄小家子氣了。動不動叫別人走人或堵說話人的嘴的搞法,用好聽的語言評論是沒有“民主”氣度,不能包容不同意見;用較難聽的語言形容,梁文傑或其代表的民進黨“主流”有點象白衣秀士王倫,自己無能耐就要將別人趕走。這肯定沒前途,與民進黨挂出的“民主進步”招牌也格格不入。 

  看過《水滸》的人都知道那位山寨初期的寨主──人稱“白衣秀士”的王倫先生。他雖貴為秀才自已卻沒真本事,加上生性多疑,怕寨主地位不保,所以一貫妒賢嫉才。他容不下林沖,數番要攆走林沖,最後在林沖引晁蓋等英雄上山入夥時被火並丟命,最終一事無成。當然,現在用這個比喻說梁文傑等人還不大準確,因為梁某人現今在民進黨內尚無舉足輕重之地位,蔡英文雖即將下臺,也輪不到梁某決策。因此,用“心胸狹窄”及“不民主”就只能暗指那個所謂民進黨“主流”了。 

  然而如果回憶民進黨的歷史,還真正有過那麼一些事兒與此相關。歷史上,民進黨就曾有過一些顯赫大腕,如許信良、施明德、林義雄等人,因政見或理念與黨內人士相左,最後被逼不得不離黨出走。2000年陳水扁能在民進黨內坐大,並被推上臺灣地區領導人的高位代表民進黨吆五喝六一陣,就明顯地帶有使小人得志,豎子成名的意味。 

  其實,誠懇檢討蔡英文自去年年初宣佈參選2012以來的所有得失,包括兩岸政策失敗,是民主進步的一種表現,值得稱道的。蔡英文敗選前後,除了民進黨內或綠營內部發出聲音檢討外,外部的聲音,包大陸方面、港澳及海外華人方面、對手國民黨方面、以至美國方面等等,都對其提出的兩岸政策有許多批評意見,要求其公開承認“九二共識”便是明證。這大約是所謂旁觀者清的緣故罷。去年年初蔡英文智庫搞出個“和而不同,和而求同”的兩岸新論述,立即被批為模糊不清,不知所云;後來又拋出“臺灣共識”對抗“九二共識”,得到外界質問其具體內容是什麼?蔡除了無言答題,提不出新的東西。這些處處都顯示民進黨競選在兩岸政策方面嚴重失策。兩岸關係做為一個巨大的議題擺在選舉前面,經濟問題是主軸,民進黨不可能沒有看出來,或者看出來了要故意迥避。答案只能解釋為民進黨死抱“臺獨”立場,固執地要與兩岸和平回歸大潮流對抗到底,因而輸得精光。

  民進黨動了臺灣民眾的“奶酪”。2008年馬英九上臺以來,國民黨當局承認“九二共識”,推動與大陸經貿文化交流,開“三通”,簽ECFA,樣樣都使老百姓得到了實惠。別的不說,只說這“三通”,大陸游客赴臺遊三年為臺灣創造了2000億新台幣的觀光收入。試想,如果蔡英文當選,推行不承認“九二共識”搞“臺獨”的一套政策,兩岸關係必定再度緊張,導致經貿文化交流停擺,他們該情何以堪?

  “民主進步黨”這個名字固然取得好,但無包容之心則徒有虛名。正所謂心胸之寬廣一如民主進步也。民主兼包容、妥協、商量的涵義,要做到言行一致,身體力行,方可鑒人。對蔡英文敗選的檢討在民進黨內才剛開始,“主流”如果不能廣納百言,不觸及根本,則民進黨前途堪憂。(王名舟,旅美學者)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