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學者王正:兩岸融合發展的三點思考
今年時逢兩岸開放交流30年,又適逢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啟中華民族的新時代,值此兩岸關係承先啟後的節點,有必要總結過去兩岸交流的經驗,並對於今後兩岸融合發展進程如何增進動能和實效,進行針對性的探索和實踐。
總體而言,本文認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階段的民間交流,存在著三方面問題:第一,在2008至2016年之間的兩岸經貿大交流、大合作時期,由於臺灣內部再分配機制沒有建立完善,兩岸經貿紅利的分配出現不均等的現象。第二,兩岸交流的實效仍需進一步提升,交流群體覆蓋面有待進一步擴大。第三,兩岸資訊傳播不力。如何在臺灣內部有效傳播兩岸正能量的資訊,破除綠色傳媒的壟斷,對於擴大兩岸交流成效十分重要。
針對以上過去兩岸交流存在的三大問題,在未來兩岸融合發展的新階段,筆者分別提出以下相關的應對措施。
其一,兩岸紅利如何有效分配?
筆者主張兩岸紅利未來應力求達到“精準分配”和“差異化分配”,首先應優先將兩岸紅利輸送給堅定的統派,其次則是支援兩岸融合發展和“兩岸一家親”理念的中間群體,要盡可能斷絕“臺獨”分子一邊利用紅利、另一邊卻繼續在臺灣發展“臺獨”的機會。
一項有效分配兩岸紅利、惠及基層和弱勢群體的做法,是推動兩岸社會企業合作,幫助臺灣社會企業的產品銷售至大陸市場。所謂社會企業是指運用市場化創收手段來實行社會公益、幫助特定弱勢群體、或者解決特定社會問題的新型企業,通過兩岸社會企業合作有助於讓臺灣弱勢群體直接或間接享受到兩岸紅利。
其二,兩岸交流如何增進實效?
兩岸交流的實效主要取決於四個方面,分別是方式、內容、參與者和帶隊者,四者環環相扣。在交流方式上應破除形式主義,大規模的活動場合比例應盡可能降到最低,同時增加小範圍、針對性的深入交流。在內容上要與主題和參與者的對象契合,參與者不能只有臺灣方而必須要有大陸方,只有體驗與交流兩者並重,既有體驗又有交流才是所謂的“體驗式交流”。
兩岸交流能否達成實效,很大的一個關鍵取決於臺灣帶隊者的素質、思想和能力。好的臺灣帶隊者則有能力隨時讓任何一個交流環節成為“情境式教育”的場合,隨時為參與者提供學習交流的機會。因此兩岸交流必須做好帶隊者的甄別選拔和訓練培養,以提高帶隊者在交流中增進實效的思想意識和必要能力。
此外,兩岸交流的年齡層必須進一步下沉到中小學生,因為中小學生正值國家身份認同塑造成形的重要階段,而進入大學之後認同一般會進一步固化,未來的兩岸交流有必要做好長期投資的準備,從中小學生開始推動交流和培養,塑造中國記憶和正確史觀,如此這些學生在5至10年後進入大學和社會,才有可能形成較為清晰穩定的中國認同。
其三,兩岸資訊如何擴大傳播?
在傳統媒體方面,臺灣的《中國時報》和《旺報》等能夠較為客觀報道和介紹大陸新聞的媒體,可以直接贈閱給全臺灣的早餐店。由於早餐店餐桌上報紙的重復翻閱率和翻閱人次最高,因此可以有效擴大閱讀受眾人數,久而久之自然而然便能形成閱讀慣性。而媒體也不會因為大量贈閱而不敷成本,反而可以因為讀者擴大而增加廣告收入。
在新媒體領域,臺灣所慣用的是臉書和“Line”,而大陸則習慣使用微博和微信,許多臺灣朋友只用“Line”而不用微信便難以融入兩岸圈子,獲取更多兩岸資訊。未來值得鼓勵大陸企業與臺灣民間銀行積極合作第三方微信支付,並加大在臺灣市場的宣傳投入與消費者激勵措施,如此才能有效擴大微信在臺灣的使用範圍和使用人群。
與此同理,也可以鼓勵大陸各個網路視頻播放平臺,積極在臺投入市場並購買繁體字版權,擴大各類視頻在臺灣的投放。此外,大陸媒體可以主動在臉書上設立粉絲專頁,常態性發放各類消息,如此將有利於第一手的資訊在臉書上直接進行傳播。
兩岸紅利分配不均、兩岸交流實效不足、兩岸資訊傳播不力,是阻礙新形勢下推動兩岸融合發展的三個實際問題,未來有必要進一步在政策和實務操作領域,逐一破解和化解障礙,為推進兩岸融合發展建立良好條件。(王正,作者為中華青年發展聯合會理事長,中山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