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金馬獎的“金馬”怎麼來的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
最近臺灣的第53屆金馬獎剛剛頒完獎,除了大陸的電影大獲全勝外,你可能還會好奇,金馬獎是怎麼來的?
首先,你知道“金馬獎”這名字從何而來?“金”就不用多說了,一定要有個“金”作開頭才覺得有檔次,那“馬”咧?電影和“馬”有什麼相關呢?
其實,“金馬”二字就是源自於“金門”和“馬祖”。當時臺灣當局創辦這個獎是為了獎勵電影工作者,“金馬”兩地又是標榜“反攻大陸”的跳板,取作“金馬”獎,言下之意就是“你們最好拍出反共電影,否則就沒有獎啦”!
金馬獎算是華語電影界最老牌的獎,從1962年創辦至今只停過兩年,由於早期華語電影只有這麼一個獎,許多電影人非常重視這個年度電影盛會,因此金馬獎長期以來對華語電影具有指標性的意義,不少香港紅星包括成龍、譚咏麟、梁朝偉、周潤發、鄭裕玲、吳君如.....等都曾經拿過金馬獎而一躍成為影帝影后。現在金馬獎則和“香港電影金像獎”與“金雞百花獎”並稱為華語電影三大獎。過去金馬獎在2000年之前,偏重於臺灣本土片及港片,但近年來臺灣電影工業日漸衰弱,香港電影工作人員也大量流失,金馬獎已逐漸開放大陸電影進入,參加競賽項目。
從開辦金馬獎到現在,還是一天到晚聽見大家抱怨臺灣電影產業低迷、不景氣。大概20年前臺灣電影人就覺得已經很谷底了,沒想到永遠都可以更谷底。2006年臺灣電影票房在臺灣市佔率僅1.62%,許多臺灣自己的電影拍完了甚至找不到願意上映的電影院。這個金馬獎可能也要負一部份責任,因為長期以來,金馬獎的評比標準都偏向藝術色彩濃厚的電影,例如侯孝賢啊,楊德昌啊,蔡明亮啊,這些片子的好處是藝術性可以高到揚名海外,但回到臺灣,常常不是大家都沒看過,就是大家看了也不懂的,更別說引發什麼廣大共鳴了。
所以這個獎項雖然是臺灣電影很重要的一環,但是對鼓勵臺灣“商業片”沒什麼幫助,也難怪臺灣電影一直以來老是給人曲高和寡的印象。不過也有例外,像是大導李安如果沒有臺灣“新聞局”和金馬獎的賞識,他很難成為華人之光的。
萬幸,這幾年來臺灣許多新新導演真的走出以往的“藝術”加“悲情模式”,看來“臺灣好萊塢”也漸漸成形了。走進電影院看臺灣片這件事,終於不再專屬於文藝青年的象徵。2008年可說是臺灣電影出現戲劇性發展的一年,臺灣片總觀影人次創下近五年來新高。例如《海角七號》的票房就達到5.3億新台幣的票房。不過呢,這部片我覺得除了音樂和一些好笑小梗之外,其實沒啥好看。
說到金馬獎,也不得不提到“周邊產品”──金馬影展。此影展是臺灣規模最大的國際級影展,可說是影迷的嘉年華!每年11月舉辦,影展的目的是網羅世界各大影展得獎片,邀請導演及演員來參展並舉辦座談,交流一下。一方面也是為了讓金馬獎的得獎或入圍影片有個可以公開播映的平臺。因為臺灣自己拍的片在臺灣上映的時間要不是非常短暫,只有一週左右,更慘的就是根本沒機會上映!現在金馬影展已經成為每年臺北非常熱鬧的一個大型活動,常常在開放售票一週內,所有場次套票就全部賣完。因此,金馬影展也成為島內戲院觀望電影市場的窗口,如果某部片在影展期間票房不錯,在影展結束後就可能會在院線上映,就連已經下片的電影,也有可能重新上映。
其實不管哪個獎項都一樣,說到頒奬典禮,大家最想看的都是大明星。華麗的星光大道總是備受矚目,隔天報紙上誰得了什麼獎的版面還不一定比介紹誰穿什麼的版面來得大!為此金馬獎也是年年力邀國際巨星來露臉,包括伊麗莎白泰勒、亞蘭德倫、雪歌妮薇佛、宮澤理惠、江口洋介……等都曾來當過頒獎嘉賓,當下最紅的偶像或團體則常常被請為表演嘉賓。頒奬典禮上主持人的妙語如珠,或誰又鬧了什麼笑話,都是不可錯過的最佳話題。
至於一般人想要去看金馬獎頒獎典禮有沒有辦法呢?一般來說,限于場地不夠大的問題,是不開放給民眾的。想要看明星,只能去現場星光大道兩旁佔個好位置瞅一眼。不過這幾年金馬獎不斷換地方辦,如果場地允許的話,開放民眾入場也是有可能的,例如網路票選贈票或直接索票,只要手腳夠快,都有機會可以和明星坐在一起(只是距離很遠)。
雖然“馬”比“雞”大,但是很明顯的,大陸的金雞獎越辦越好。各位臺灣電影界的老馬們,你們真的要加油啰!(到尾)
【作者簡介】
到尾,70後的川籍臺灣人,2008年赴京。資深媒體人,做過電臺DJ,幹過《FHM男人幫》主編和《男人裝》資深編輯,還出過兩本書《遇見臺灣》和《臺灣的臺》。
[責任編輯:趙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