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廣州11月8日電 從7月30日深圳市公佈政府機構改革方案,到9月8日精簡後的31個工作部門正式掛牌,再到10月各個部門工作人員基本就位,不到3個月時間,深圳建市以來最大規模、最大力度的政府機構改革取得了實質性進展。
因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深入改革,深圳此次改革更受到人們的矚目。新任科技工貿和資訊化委員會副主任邱宣告訴記者:“金融危機並不能擋住深圳加快政府機構改革的腳步,而且通過部門合併整合,政府機構運作效率高了,服務改善了,有助於更好應對金融危機。”
此次深圳行政機構改革,力度之強、範圍之廣、進度之快,前所未有。原先46個政府工作部門減為31個、“瘦身”近1/3,80%的工作部門納入整合範圍,涉及的600多項行政審批事務減少近200項。
以科技工貿和資訊化委員會為例,這一新機構就是在撤並貿易工業局、科技和資訊局、高新技術產業園區領導小組辦公室、高新技術產業帶領導小組辦公室、保稅區管理局、資訊化領導小組辦公室多家機構基礎上重新整合組建而成,原先55個處級單位,整合後變成29個,公務員從原先400多人減少近百人,變化最大的是正處級崗位,從42個減少到29個。
邱宣說,創業板近期在深圳啟動,對深圳中小科技企業赴創業板上市是個很大的促進。整合後的委員會十分重視中小企業創業板上市前的輔導和培訓工作,下一步還將安排專門上市輔導培訓資金,力爭企業實現“零成本”上市,更好解決企業融資難題。
實行“大部制”後,大大減少了原先各個部門職能交叉、政出多門現象。這裡的一位處級幹部告訴記者,深圳企業多為高新技術企業,在很多項目審批上,既牽扯到貿易工業局,又與科技和資訊局有關,以前部門間容易扯皮推諉,整合後變成一個部門,大大簡化了審批程式,提高了政府效率。
不只是部門間的整合,一些內部事項的處理也在這次改革中加深了整合。從科技工貿和資訊化委員會來看,因為新部門現有15個處有對外審批許可業務,為方便企業辦事,委員會新設立“業務受理處”,對全委所有對外行政許可業務集中受理,對企業而言,就變成了“一站式”的窗口,辦事不需要往每個處室跑,大大方便了企業。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深圳此輪機構改革核心就是對行政權進行“三分”改革,分別設置委、局、辦三種機構。其中“委”主要承擔制定政策、規劃、標準等職能並監督執行的大部門;“局”是主要承擔執行和監管職能的機構;“辦”是主要協助市長辦理專門事項,不具有獨立行政管理職能的機構。“委”“局”之間最終將形成“行政合同制”,以此來考察績效,實現行政權力間的相互制約。
深圳此次共成立了7個像科技工貿和資訊化委員會這樣“大部制”的委員會。其中,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劃入價格綜合管理、國民經濟統計分析等職能;規劃與國土資源委員會由規劃局和國土資源和房產管理局合併而成。此外還設立了財政委員會、交通運輸委員會、衛生和人口計劃生育委員會、人居環境委員會。
深圳的率先突破,為其他地方的改革提供了參考“樣本”。僅在珠三角,今年以來,繼深圳之後,珠三角的佛山順德區、廣州市、珠海也都相繼啟動了“大部制”改革。
對深圳而言,此次“大部制”改革是深圳經濟特區成立以來的第7次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也是“行政權三分”的“深圳模式”繼2003年之後再次上路。
有調查顯示,“政府職能轉變”是近年來企業家們最迫切希望推進的改革之一。不少企業經營者意識到,深化改革的關鍵是政府職能轉變,只有真正實現政府職能轉變,其他改革才能更加順利地推進。
不過,此次改革的效果有多大,邱宣說現在還很難判斷,可能還要等2到3年後才能看出。“但通過近一段的實踐,能深切感受到,這新一輪政府機構改革絕不是簡單的精兵簡政,而是通過優化組織結構,整合資源,厘清政府、市場、社會三者的關係,力爭從根本上轉變政府職能,建設服務型政府。”(參與采寫記者:韓潔 車曉蕙 王傳真 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