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由國信辦指導、央視網中國公開課頻道策劃製作的《網路大講堂》系列原創公開課(wldajiangtang.opencla.cntv.cn)第三集《網路道德從心開始》上線播出。本期節目邀請中國社會科學院孟威博士,從“人肉搜索”、“網路推手”、“微博謠言”等廣大網民熟知的案例入手,講解話語自律的道德責任和網路交往應遵循的基本原則,並以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道德觀穿針引線,賦予網路道德鮮明的時代特色和歷史縱深感。
孟威博士通過闡釋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和中國古代五倫之責中對於道德和責任的觀念,強調網路時代最基本的要求是敢於承擔責任,具有責任意識。孟威博士指出,道德責任的三種指向應該投射于網路生活之中:一是指向自我,自覺地抵禦網路上暴力色情等不良資訊的侵襲;二是指向他者,控制個人情緒,不去惡言惡語地攻擊或侵害他人利益;三是指向社會,在網路交往中不欺詐不作假,彼此真誠面對,不做有損公序良俗的事。
針對網民熱衷“人肉搜索”這一現象,孟威博士分析指出,人肉搜索是一種獲取資訊資源的特殊手段,是以網民本身為資源的一種搜索方式,是網民共同參與相互確認的一個過程。由於資訊經過人工的提純,傳播效率高、速度快、範圍廣,“人肉搜索”容易強化集體無意識、法不責眾的心態和逃避責任懲罰的僥倖心理,容易導致行為激化,侵犯他人隱私,危害網路安全。她強調,任何人沒有特權和理由把個人的行為方式確定為唯一正確的道德標準,在網路上打著道德旗號並以正義為藉口對他人造成了嚴重傷害的人肉搜索行為,實際上表現的是一種道德的沙文主義和強權的意志。
孟威博士認為,健康的網路活動需遵循守法規範、平等對待和互惠義務的原則。每個人既是資訊和服務的享受者,也是資訊和服務的生產者和傳播者。網路賦予個人什麼樣的便利和利益,也要求個人賦予網路什麼樣的利益和便利。只有提升自身媒介素養,正確享用新媒體的媒介資源,自覺摒棄和排除盲從心理,涵養倫理精神,才能在網路活動中趨利避害,維護社會的共同利益,才能重拾公共話語空間中的倫理理性,在網路社會中保持清醒、涵養文明。
據悉,《網路大講堂》以時下最流行的公開課形式開講,主打輕鬆、自由、開放的節目風格,主要面向以青少年為主的網際網路活躍群體。內容聚焦網路安全、法制、道德、文化和創新五大方面,倡導網路文明,規範網路行為,培育網路道德,構築科學、文明、健康、守法的網際網路環境與陣地。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央視網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