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臺灣前途決議文”為論述基礎的民進黨主席蘇貞昌,最近接受專訪時強調臺灣不要回頭去搞“獨立”,稱兩岸關係很複雜、變化很快,只有自己沉住氣,才能應付千變萬化的局勢。
顯然,蘇貞昌上述的說法就是他即將在6月初訪問美國、加拿大的基調重點,強調民進黨的主流路線既然是接受目前“中華民國國號”的現狀,不用再刻意去搞“獨立”來破壞臺海的穩定秩序;而兩岸的交流與開放,民進黨也不去否定其政治價值與正面貢獻,但也不希望看到大陸任何對臺施壓進行兩岸統一的政治行為。
蘇貞昌的此一說法,其實就是代表民進黨向國際社會承諾,民進黨在未來縱使能夠重返執政,也不會破壞現狀成為國際秩序的“麻煩製造者”。
雖然蘇貞昌為了參選下屆 “總統”政治佈局著力相當的深,但對於媒體民調遠落後於蔡英文的情況卻是耿耿於懷,可是他對於民進黨兩岸政策發展的基調與脈動,的確是“穩中求進”的操作手法。一方面讓積極前進的務實開放派謝長廷成為“獨派”的政治箭靶,既抵銷了對自己的政治壓力,也同時讓謝逐漸邊緣化;另一方面讓遲遲無法在兩岸關係找到政治著力點的蔡英文,瞻前顧後、難以出招,只能原地打轉無法施展長才。
蘇貞昌設置“中國事務委員會”這個政治鳥籠,框住了民進黨兩岸政策百家爭鳴的可能性,既壓制住謝長廷與蔡英文的各種政治動作與變化,同時也預留了自己往後伺機推出新 “中國政策”的空間。蘇貞昌的“如意算盤”的確已發揮其功效,謝蔡兩人目前深陷在“中國事務委員會”的團結氛圍當中,難有各展長才的表現空間。
因此,從蘇貞昌訪美行前所釋放出“不是回頭去搞獨立”的政治基調,他希望美加行的結果是獲得國際上的認可與背書,確認民進黨不會是破壞臺海穩定狀態的 “未爆彈”,美國重返亞洲建立新秩序的同時,民進黨倘若能夠重返執政,也必定扮演忠實的夥伴關係,共同維護亞太的安全秩序。
此外,蘇貞昌和蔡英文同一天分別接受媒體專訪大談政策及政治理念,時間點巧合,訪談內容也互別苗頭,被外界認為是在為2016選舉暗暗較勁。
[ 責任編輯:周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