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雖是週末假日,但有工作狂的準臺北市長柯文哲(右)和“小內閣”首長,昨天早上8點起,就依序聽取北市府官員簡報。(圖片來自臺媒)
台灣網12月21日消息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道,標榜“開放政府、全民參與”的準臺北市長柯文哲,多位局處首長都經由遴選方式產生,但卻衍生諸多爭議。至19日止,已有18位市政顧問或遴選委員不滿求去。柯文哲昨表示,等上任後會一一溝通。
雖然柯文哲“釋出善意”,近日大動作表態辭去市政顧問的民間人士,顯然不太領情。
白秀雄:未必有空
社會局長遴選委員會召集人白秀雄說,目前沒接到通知,且市長、“小內閣”一上任,會有很多事情要忙,包括熟悉市政業務、建立“府會”關係等,等到有空“談”恐怕都是1月後的事了,屆時各民間團體也都有年終會議要開,未必有空見面。
臺北市社工師公會理事長滕西華說, 不管是否是市政顧問,社福團體幾十年來都是站在監督者角色,所以不需要再特別針對這件事情談話。她認為,從社會局長遴選結果可看出,和柯市長沒取得共識,所以只能謝謝他的好意。
詹順貴:持續監督
環境律師詹順貴表示,準環保局長劉銘龍從頭到尾不在委員推薦名單內,突然以“外卡”之姿出線,對委員並不尊重,既然已辭去市政顧問,再談也是多餘。
詹順貴批評,柯文哲提出“讓臺北8年內超越新加坡、上任100天要做出一定成績”等說法,凸顯他重視效率勝過一切,但這種想法很可能犧牲掉許多人的權益和必要程式,例如該經過環評或“都審會”的案子,從柯角度來看,會不會都變成沒效率?詹順貴直言,自己和柯陣營的想法已南轅北轍,還是站在監督立場就好。
文化局長遴選委員鴻鴻則說,當不當市政顧問是次要問題;但這次遴選過程中,連召集人陳其南都出來批評過程“欺騙、作弊”,這樣的文化局長人選,才是柯文哲應該好好思考的問題。
鴻鴻質疑,若新任文化局長在遴選過程中,就是操作遴選委員、讓自己當選,或是已經讓人產生疑慮,未來他在執政過程中,又要如何令員工以及其他委員信服呢?(台灣網 朱煉)
[ 責任編輯:朱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