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   正文

島內熱議"習朱會" "兩岸同屬一中"成"九二共識"2.0版

2015年05月06日 07:59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轉發 列印

  第十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及“習朱會”已順利結束。有島內媒體表示,行前藍營支援者對朱立倫首度以中國國民黨主席身份前往大陸抱有很高的期望,希望兩岸關係能夠有進一步的發展。“習朱會”成效如何?臺灣《旺報》用“果然不負期望”六字來定調。該報刊發社論認為,國共這次互動確已達成兩岸關係的鞏固與傳承及深化和發展兩大目標,雖然不足以改變當前兩岸關係的局限及臺灣內部政治生態,但仍將有利於兩岸和平發展大局及兩黨互信深化。

  “九二共識”繞不開

  只能繼續深化

  《旺報》認為,隨著馬當局任期接近尾聲,大陸及部分藍營支援者都希望在表述“一中”上,多一些共同、少一些各自,並進一步深化“九二共識”,賦予新的生命,讓其制度化與法制化,因而紛紛提出深化的說法。透過這次國共論壇與朱習會面,雙方再次肯定、鞏固了“九二共識”,而且表明意願要將其傳承下去,不讓任何人或政黨有模糊以對的空間。

  細心的島內媒體觀察到,在這次“習朱會”上朱立倫明確提出“兩岸同屬一中”,相比以前島內政治人物的說法,更為清晰和明確。從今以後,如果“兩岸同屬一中”、“共表一中”成為雙方互動、論述的重點,強化交集,將具有重大的政治意涵。因而《旺報》認為,“兩岸同屬一中”的說法,是朱立倫領導的國民黨與之前非常明顯的不同,可以視為“九二共識”2.0版。

  在國民黨“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中原大學資訊管理系教授吳肇銘看來,朱立倫這次更強調“三中一青”的議題,為臺灣年輕人爭取機會和關注度,也是孤心苦詣目光長遠之舉,因為下一代是兩岸的未來,“我們為年輕人爭取機會,絕對可以深化‘九二共識’。”

  當然,島內也有一種期待的聲音認為,國民黨對“兩岸同屬一中”已有更清晰的表態,大陸就應該以更開放的態度思考展望未來。比如朱立倫特別提到,無論是亞投行、“一帶一路”還是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希望透過兩岸合作讓臺灣做出更具體的貢獻等等。

  構建命運共同體

  絕對是正面的

  在島內各界看來,“習朱會”的另外一個熱點,是兩人對構建命運共同體的說法互相呼應。

  習近平在會面中提出主張表示,兩岸關係處於新的重要節點上,國共兩黨應共同開創兩岸關係未來、建設兩岸命運共同體。朱立倫則引用習近平3月28日在博鰲論壇提出的“未來亞洲是命運共同體”,指出“兩岸好,亞洲才會好”。臺灣《聯合報》將朱立倫此話概括為提出“兩岸命運共同體”說,並指出,朱立倫此舉是希望在深化“九二共識”基礎上,兩岸共同在環境保護、區域和平、區域經濟等範圍攜手合作。

  而朱立倫此舉得到的反饋也都是積極的。在大陸深圳、天津、昆山皆設有製造廠的聯展科技總經理陳鴻儀錶示,對臺灣來說,如何加入和參與“一帶一路”、亞投行是重點,“習朱會”很明顯延續過去國共論壇的溝通管道,從經濟角度而言絕對是正面的。

  “中國文化大學”社科院長邵宗海指出,朱立倫“得到的東西還算不少”,習近平對臺灣加入亞投行的態度已定調,他正面響應臺灣的期待,形同“門已打開一大半”,至於細節後端再詳談。

  兩岸站在新節點上

  反對“臺獨”和“抹黑”

  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趙春山認為,“習朱會”有“承先啟後”味道,雙方除肯定過去兩岸的成果,大陸方面也考慮臺灣社會自太陽花學運到“九合一”選舉的社會氛圍,以及面對明年“大選”,兩岸未來充滿不確定性因素,提出雙方努力的方向。

  在島內媒體看來,除了國共合作,民進黨迄今不承認“九二共識”的態度,是大陸心目中的兩岸關係最大變數,所以習近平這次著重強調反對“臺獨”。邵宗海說,觀察習近平在“習朱會”上“兩岸走在新節點上”一席話的脈絡,提及兩岸關係的路應該如何走,是擺在兩岸所有政黨和社會面前的重大問題,顯然習近平也是借由“習朱會”場合,反駁日前蔡英文對於兩岸關係的說法。

  因為臺灣固有的反對政治,“習朱會”自然也在島內政壇蕩起層層漣漪。民進黨“立委”一如既往借題發揮,批評兩岸關係“國共化”,就是逃避監督、黑箱作業云云。對此朱立倫表示,儘管有人對他“抹紅”、“抹黑”甚至戴帽子,但他是以健康的心態、開放的心情去看待“習朱會”,推動兩岸交流對臺灣所有民眾有利,因此凡對下一代有利的,他都會去做。

  國民黨文傳會主委林奕華表示,民進黨在朱立倫出發前,即故意將兩岸關係模擬為國共關係,國民黨及朱立倫也了解民進黨一定會借此行進行鋪天蓋地的“抹黑”、“抹紅”,但基於對兩岸未來及兩岸下一代人民福祉的立場,仍勇敢堅定地推動兩岸關係往前進,所以請民進黨不要“惡意扭曲”。

  (本報臺北5月5日電)

互動社區
熱帖| 博文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