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是抗戰勝利紀念日,也是臺灣“軍人節”。因不滿蔡英文當局借年金改革污名化退休軍公教人員,有關團體計劃組織10萬人到“總統府”前的凱達格蘭大道進行“抗議蔡英文 霸淩軍公教”遊行。這將是蔡英文上任後面臨的最大規模街頭抗議,隨後觀光旅遊業者大遊行、勞工秋鬥等將在9月陸續登場,執政百日民調暴跌的蔡英文接下來的日子會更難過。
鬥軍公教政治成本最低
遊行發起者“監督年金改革行動聯盟”發言人吳斯懷9月1日談到為何走上街頭。他說,因為政府失去人民信任,執政百日政策轉彎再轉彎。按照規劃,9月3日當天,他們分為退伍軍人、公務警(察)消(防)、教育與勞工及陸官校友會4個縱隊,由各集結地點整隊遊行匯集到凱達格蘭大道;“監督聯盟”統一製作頭巾綁帶,各團體也可穿所屬團體的制服。其中退伍軍人在遊行中有四點訴求,包括臺灣財政破產,不是退伍軍人領取退休俸所造成的;名嘴與媒體一再宣稱當局財政的潛藏負債範圍,退撫基金並不屬於潛藏負債的範圍等。吳斯懷說,“年金改革委員會”中真正的民間代表僅六七人,其他全是當局指派席位,而且當局放任軍公教退休團體人員在改革會議中遭到其他職業團體抨擊,升高不同職業間的矛盾與衝突。
《中國時報》稱,這場遊行意味著歷經長期羞辱,這群原本安靜、穩定的族群終於忍無可忍,要走上街頭表達抗議了。從“反污名、要尊嚴”的訴求即可看出,他們並非反對年金改革,而是抗議借著改革名義,通過種種手段將他們污名化,“利用離退休的軍公教人員作為替罪羊,運作分配不公的相對剝奪感,作為轉移政績不彰的焦點,讓那些沒領到退休金的弱勢勞工以及那些薪資低廉的職場新人有個仇恨的對象!更直白地說,就是借由製造社會內部矛盾,來掩飾政府的無能”。文章分析稱,拿這群人開刀,對蔡當局而言政治成本最低:第一,這群人本來就很溫順,平日很少發聲;第二,這群人政治動員能量低,玩不過那些善於搞抗爭的運動團體;第三,這群人大多年紀較大,在網路上本來就是絕對弱勢;第四,這群人傳統上支援藍營較多,修理他們既傷不了自己的票源,還有鞏固基本盤的作用。
“小恩小惠”未能奏效
“9·3遊行”得到國民黨的支援。在8月31日的國民黨中常會上,黨主席洪秀柱宣示會與軍公教團體站在一起。國民黨文傳會主委周志偉9月1日稱,國民黨會積極鼓勵黨員參加,以對民進黨當局表達嚴正立場。縣市長方面,花蓮縣長率先站出來力挺遊行。8月30日,一群退休校長、老師也召開記者會,決定加入遊行行列。前臺灣省教育廳副廳長陳漢強說,早期老師的月薪極少,買一輛自行車要3個月薪水,但他們無怨無悔,現在退休了,當局卻用勞工來鬥爭軍公教,他們不能忍受。
面對10萬人即將上街,臺當局連番出手“滅火”。“行政院長”林全宣佈今年年終慰問金照發,意味著約12.4萬退休軍公教人員可在明年春節領取一個半月的年終慰問金。8月31日,蔡英文罕見地公開柔性喊話,稱軍公教為社會努力一輩子,卻在改革過程中經常得承受一些批評,“這樣的委屈跟壓力,我能夠理解”。“副總統”陳建仁也在臉譜貼文“告關心年金改革的國人同胞”,稱年金改革是全面的,希望能保障每一位老人的基本生活需求,而不是針對特定職業。不過“退輔會”9月1日稱,“國防部”要明令禁止軍人參與遊行,若軍人參與,應加以懲罰;而退役將領們不顧臺灣安全,公然呼籲軍人參加遊行,非常要不得。
對於當局“恩威並施”,聯盟副召集人李來希9月1日說,他們對政府已失去信心,“是不是要上街頭了才給(小恩小惠)?”資深媒體人李艷秋批評蔡當局這幾天的應變荒腔走板,恐使蔡英文的聲望持續快速下滑。
多個遊行將登場
退休軍人最終走上街頭並非偶然。前“國安會秘書長”丁渝洲痛批,放眼全世界,唯獨臺灣在不斷羞辱軍人,而羞辱軍人的後遺症現在正慢慢浮現出來,“為什麼有這麼多的軍人要在9·3站出來?因為他們受冤屈和羞辱太久了”。《中國時報》的社論稱,蔡英文雖然多次表示分裂不是政治的本質,但觀察她這幾個月的作為,“拿軍公教作為分配正義的祭品,拿國民黨黨產作為轉型正義的祭品,衝突與對立的氛圍越發升高,瞧不出哪一點有超越對立的格局,國民黨反正早被打趴了,軍公教也順利成為全民公敵了,下一階段政績不彰,還要製造誰當敵人呢?”《聯合報》9月1日稱,面對軍公教人員就要走上街頭,除了信心喊話和道德勸說,民進黨顯然拿不出什麼真正的解決辦法。蔡英文曾說她“不是輪流討好誰”,但現在的情況是她即使輪流討好誰,對方也未必埋單。
香港中評社還說,9月3日的臺北凱達格蘭大道將是兩岸矚目的焦點,抗議的規模有多大,蔡英文施政困難就有多大。國民黨已表態支援遊行,意圖借此作為重振、凝聚力量的新起點,“藍綠爭鬥,9月好戲連場,臺灣政局隨時將出現令人意想不到的變化”。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林曦)
[責任編輯:齊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