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抵禦外敵相比,國民黨似乎還是對黨內選舉更有熱情。該黨今年將舉行黨主席選舉,目前呈現“三強爭霸”的熱鬧局面。除了現任主席洪秀柱外,副主席郝龍斌1月7日已表態參選,臺灣地區前副領導人吳敦義如無意外也將於9日表態參選。如此場景,對照去年島內“大選”國民黨一開始無人應戰,格外令人唏噓。島內媒體評論,這可能是國民黨轉捩契機,也可能是敗亡的開始。
三強爭霸局面已成
郝龍斌7日到桃園大溪蔣經國陵寢謁陵,宣佈帶黨職參選黨主席。他說,欽佩洪秀柱在黨最困難時,一女當關,也尊重聰明優秀的吳敦義,但看到黨一天比一天走下坡,與其等待,不如起而行,決定參選。
吳敦義在同一場合受訪時則表示,是否參選黨主席“現在統統不能表示意見”,這兩天要沉澱再思考“能不能真正挑起黨的重責大任”,9日會開記者會正式說明。不過外界斷言,從吳近期的動作看,參選已成定局。
洪秀柱早早已表達尋求連任的意願。對郝、吳二人的動向,她表示有競爭是好事,“我們要建立民主風範、不能搞鬥爭,選完後不管誰輸誰贏,大家都團結合作。”針對外界傳聞3人中有人會被勸退,她乾脆地回以“反正不會是我”。
競爭也分良性惡性。在國民黨危急存亡之際出來參選的人,如果真是為了挽救黨勇於擔當,來一場公平競賽,優勝劣汰,確實是好事。但如果還像過去那樣內鬥內行,為爭利益互別苗頭,那將是災難。洪秀柱呼籲不管誰輸誰贏,選後大家都要團結。但輿論指出,至少從她上一次贏得黨主席選舉到今天這段時間,國民黨完全沒能做到團結。
逆境縮頭順境陞官
最近有民調顯示,在島內年輕人和高學歷人群中,國民黨的認同度首度超過了民進黨。但這只是因為民進黨的表現實在太糟,不能說明國民黨有多成功。在幾乎要被民進黨抄家滅黨的當下,國民黨大佬依然積習不改,還是一盤散沙,內鬥不休。
國民黨副主席詹啟賢7日發表聲明請辭,自稱“階段性任務已完成”。島內媒體報道指出,詹啟賢之前負責處理黨產事宜,曾與臺當局“黨產會”達成了一個“行政契約”,但洪秀柱拒絕在契約上簽字,是導致詹啟賢挂冠求去的真正原因。此前,洪秀柱親任董事長的國民黨智庫,兩位副董事長都已表態請辭。外界傳聞,除了當事人不堪民進黨追殺,內中也有人事不和的問題。
面對民進黨的“不當黨產條例”屠刀,國民黨一段時間以來政出多門,“立委”、黨主席和副主席各行其是,甚至公然唱反調;洪秀柱出訪北京之前,國民黨大佬輪流施壓,要求洪跟他們統一口徑;到了歲末的最後一屆中常會,國民黨中常委居然狀告黨主席,要求不執行改選決議。國民黨的發言人話說得很傷心:“國民黨已到這番境地,為了黨內和諧團結,大家都是自己人,不需要走到這一步。”
逆境各自縮頭,順境陞官發財,似乎已成了國民黨文化。2015年面對蔡英文挑戰,國民黨內“竟無一個是男兒”,群雄齊喑高挂免戰牌。“大選”慘敗後,國民黨總結“不團結”是主因之一,但山頭林立、內鬥不停依然故我。現在民進黨搞砸兩岸關係,支援度崩盤,國民黨稍微緩了一口氣,黨主席選舉就又火熱起來。
路線比人選更重要
國民黨這場黨主席之戰,歸根結底仍是“正藍”和“本土派”對抗的延續。洪秀柱的兩岸理念始終無法獲得黨內高層認同。郝龍斌在參選聲明中說,希望國民黨的主席“不只是熱衷海峽兩岸的高空,而是知道老百姓苦在哪”;吳敦義受訪時則更明白地表示,洪秀柱提“一中”不提“各表”,令人擔憂。
洪秀柱和“本土派”最大的分歧,在於前者認為國民黨應該在兩岸關係的道路上加大腳步,兩岸尋求更多政治共識,進而簽署和平協議,後者則認為應該傚法民進黨,走中間路線。洪秀柱的主張得到藍營基層的大力支援,但“本土派”認為國民黨的“黨意”和“民意”已經脫節,換言之,靠向民進黨的“黨意”才是正途。
洪秀柱有基層人氣,短板在於無法懾服黨內高層,未能有效整合國民黨。吳敦義和郝龍斌擁有人脈資源,但基層支援度較低。上一次國民黨主席選舉,洪秀柱在“防洪聯盟”的狙擊下仍以大優勢勝出,加上洪秀柱近期主導的“黨產”官司和黨員募款初見成效,幫國民黨逃過一劫,可以推知,此次選舉洪秀柱目前佔據領先位置。
比起選黨主席,也許國民黨更應想清楚的是如何選擇發展路線。民進黨當初從國民黨偷師“兩岸維持現狀”,是取長補短,不得已而為之。國民黨“本土派”卻要在自己的長項上學民進黨,豈不是“削長適短”?能否守住黨魂和核心價值,才是國民黨再起的關鍵所在。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