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臺媒:“二二八”已成民進黨“政治提款機”

2017年02月28日 08:22:01  來源:環球網
字號:    

  原標題:“二二八”屢次被民進黨“消費 ” 臺媒:已成其政治提款機 

  “二二八事件”又稱“二二八起義”,發生於1947年2月28日。事件的直接導火索是國民黨警員打傷一名煙販,隨後臺北市民罷市、遊行要求交出罪犯,遭到國民黨當局鎮壓,激起民眾憤怒,爆發大規模武裝暴動。臺灣省行政長官陳儀向南京求援,國民政府派軍進行大規模鎮壓,運動最終失敗。

  國臺辦發言人安峰山上周在發佈會表示,發生在70年前的“二二八事件”是臺灣同胞反抗專制統治、爭取基本權利的正義行動,是中國人民解放鬥爭的一部分。長期以來,這一事件被島內的一些“臺獨”分裂勢力別有用心地加以利用,他們歪曲歷史事實,挑撥省籍矛盾,撕裂臺灣族群,製造社會對立,為開展“臺獨”和分裂活動進行張目,背後的用心是十分卑劣的。

  民進黨對“二二八”的“消費”由來已久。上世紀80年代後期,國民黨解除“戒嚴”,並默認了民間對“二二八”的紀念活動。一些“臺獨”勢力趁機以“人權”為名,煽動所謂“臺灣人的悲情”,強化族群意識。2000年民進黨上臺後,進一步把“二二八事件”泛政治化,大搞各種“去蔣化”動作,甚至將“二二八”神化成“臺獨”的政治圖騰,紀念活動也越來越具挑釁性。2004年2月28日,為搶救選情危急的陳水扁,李登輝策劃了所謂“二二八牽手護臺灣”大遊行,口號是“向中國說不”,這成為陳水扁當年勝選的重要助力。

  “臺獨不願面對的真相”,臺灣《遠望》雜誌社社長林金源撰文說,“二二八”是炒作“臺獨”的好題目。綠營先將此事定為“官逼民反”,使所有臺灣人都成無辜受害者,卻避答事件中死傷的外省平民(不是官)遭誰所害?為何被害?他們再將“官逼民反”解釋成“中國官”逼“臺灣民”反,最後導出“臺獨”正當性。“二二八”遂成打倒今日國民黨、鞭屍昨日蔣介石、追求未來“臺獨”的利器。與“臺獨”目標相左或無關的真相,不是視而不見,就是加以扭曲。

  臺灣《中國時報》27日刊發社論說,在威權時期,“二二八”是臺灣被壓抑的象徵,成了反抗國民黨最合理、最有煽動性的理由。到民進黨成立之後,“二二八”則成為民進黨的“政治提款機”,在每一個造勢與宣傳的場合反覆放送。罹難者家屬的悲痛成了綠營政客的養分,臺灣每年都要為“二二八”撕裂一次,每次選舉更要為“二二八”大吵一次,掉進了歷史的無底洞。即便民進黨已完全執政,其政治人物從上到下,仍樂此不疲透過“去蔣”“辱蔣”,以最原始的鞭屍心態,繼續消費“二二八”的悲情,一方面轉移其政績不彰的焦點;另一方面,則透過清算蔣介石激揚起來的仇恨與亢奮,穩固其政治權力。

  “民進黨的淘寶網”,臺灣《聯合報》以此為題稱,每年“二二八”,就是淘寶的好時機。不是“二二八”的日子,“民進黨的淘寶網”也開張,有時候拉倒一個塑像,有時候扯下一面旗子,有時候調整一下課綱或內容,有時候幫某個地標換個名字,不必擇吉,完全看興致行事。[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蕭師言 李俊峰]

[責任編輯:張曉靜]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