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當局“蒙藏委員會”是“秋海棠版中華民國”思維下的產物,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後,給人的感覺廢除“蒙藏會”似乎勢在必行。然而,去年“5·20”後,兩岸官方的溝通管道不再暢通,也讓蔡英文當局不得不重新思考調整“蒙藏會”將引發的政治效應。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3月22日報道,蔡英文當局去年一上臺,為實踐選前承諾,秣馬厲兵進行各項改革。10個月下來,較大改革如“一例一休”、“年金改革”仍在爭議對抗中;較小的改革,比如第一階段“組改”,將“蒙藏委員會”併入陸委會,最近出現卻出現“發夾彎”,“裹足不前”。
2016年10月24日,臺當局“人事長”施能傑在“立法院”宣佈分階段組改,希望能趕在今年“5·20”前夕,3月底前將共識性較高的組織,如“蒙藏會”、化學局(環境保護署毒物及化學物質局)等,納入第一階段組改。
如今因為兩岸關係未明,“蒙藏會”官員正“打包”靜候處理。對此,有官員表示,施能傑認知的“共識性較高”,可能僅單純的就組織變革做難易的衡量,但未能敏感察覺“蒙藏會”存在的象徵意義與政治性,否則組改早已完成,何必麻煩施能傑再做宣示?
而對於本機構存在引起的爭議,“蒙藏會”官員表示,這些年來外界常聽到裁撤“蒙藏會”,我們是聽得太多了。從稱呼“前蒙藏會委員長”高思博是“末代委員長”,一直到羅瑩雪、蔡玉玲、林美珠,都經過幾任了,誰還在乎誰是“末代委員長”。還記得之前林美珠才接“委員長”,現在又殺出一個許璋瑤。許璋瑤正職是“政務委員”,他身兼“臺灣省主席”、“蒙藏委員長”,在接任委員長時,她曾開玩笑表示:“我現在才真是管很大呢!”
[責任編輯:齊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