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機車出租店家對於少了大陸游客也是一肚子苦水。(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台灣網4月5日訊 綜合臺灣《旺報》報道,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在Facebook上聲稱,今年1月新南向18地赴臺觀光人次,是過去4年同月成長幅度最高,“臺灣越來越好玩”。對此,島內旅遊業潑冷水,稱臺當局“觀光局”統計今年1月赴臺旅客總數較去年減少4萬多人,2月更大減14萬人次,蔡英文只看喜不看憂,“臺灣真的有得玩了!”且旅遊業者預估3、4月赴臺大陸游客已經是今年“最高峰”,接下來“只下不上”,今年會“越來越辛苦”,吁臺當局不要狂吹牛。
蔡英文只看到小成長,沒看到大衰退
臺灣旅遊業指出,今年1月,赴臺旅客較2016年同期比較是-4.75%,2月更是-14.42%,兩個月就少了17萬多人次。若是去年與前年相比較,2016年1月赴臺旅客人數較2015年多11.3萬人,成長15.11%,2月則增加10.6萬人次,成長12.6%。蔡英文只看到了東南亞等地區的小小成長,卻沒看到整體的大衰退,實在令人擔心。
臺當局稱自2016年5月至2017年2月,非大陸游客赴臺旅客人次增加106萬2827人次,共增加428億元(新台幣,下同)的觀光外匯收入,已緩減大陸游客市場萎縮所造成之衝擊。但旅遊業者直言“各地旅客來臺消費都不如大陸游客,不知道這筆帳怎麼算出來的!”有業者奚落:“可能連商務客一起算”,也有業者說:“可能是包括了機票錢”。
“非陸客市場來臺天數3到6天居多,平均購買力只有800到2000元,人數就算增加,每人每日消費金額,平均停留天數,不可能有如此高。”業者表示,若以400多億元除以人數,平均每人4萬多元,這數字也未免太誇張。
業者表示,旅行社都清楚哪地是多少團費?哪地平均購買力是多少?臺當局應幫忙業者解決現實存在的困難,而不是狂吹牛。
今年大陸游客赴臺最高峰已過去
據報道,大陸游客赴臺人數大減,臺灣南部是重災區。以4日為例,只有63團1400多人到墾丁,不到去年同期的1/3;個人遊人數今年也減少3-4成。旅遊業者預估3、4月赴臺大陸游客已經是今年“最高峰”,接下來“只下不上”,今年會“越來越辛苦”。
據報道,本月1-2日在墾丁載客的喬姓旅遊業者表示,他2月底在鵝鑾鼻停車場只看到3輛大陸游客團遊覽車,其中一輛還是“臺灣好行”。林姓遊覽車業者表示,東南亞和日韓遊客赴臺都是3-5天,大陸游客團是8天,大陸游客團少來一團,就算改載日韓和東南亞團,遊覽車司機還是3-4天沒工作,旅館也多出3-4天空房。他表示,大陸游客團多時,“南進南出”團從高雄開始環島,離臺時在高雄買紀念品,如今團少得可憐,從遊覽車到旅館全沒生意,南部是大陸游客減少的重災區,超級“悽慘”。
據統計,2015年臺灣南部的墾丁公園遊客總數為808萬人次,2016年降到580萬,大減228萬人次,大陸游客團減少是最大原因。去年前2個月遊客數為117萬人次,今年只有72萬人次,人數仍在減少中。
臺媒:兩岸政治若無解只會有更多“墾丁”出現
《旺報》對此發表文章指出,少了大陸游客的墾丁大街,商家收入遽減,如果兩岸政治上的對抗還無法解決,臺灣各地會有愈來愈多的“墾丁”出現。南部原本是深綠的天下,但商家已漸漸避談政治,只談經濟。畢竟政治不能當飯吃,有了鈔票才能喂飽一家子,也才有餘力去思考所謂的“政治傾向”。
過去大陸游客團在行程安排上,總少不了墾丁的鵝鑾鼻燈塔,停車場上的遊覽車多到難以安排停車,還要請團客分批次進出。現在的鵝鑾鼻停車場只有少量的大巴士,大陸游客成了稀客。以前總有人批評大陸游客團水準不高、愛大聲說話、亂殺價,可是大陸游客的確買起東西不手軟,比起“老外”一瓶啤酒就在大街上混一整晚,大陸游客團絕對更受商家歡迎。
只是兩岸目前政治氛圍難解,在墾丁大街擺攤的商家,看到架上商品都快蒙塵,不免懷想,如果大陸游客團像以前那樣擠得滿滿,早就全賣光了。古語有雲,客似雲來才能財源廣進,然而臺當局卻關門拒大陸游客,又另外花大錢到東南亞攬客,令人百思不解。(台灣網 李寧)
[責任編輯:李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