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好不容易從臺灣‘反共戒嚴體制’的黑暗中走了出來,不能眼看著黑暗的盡頭又是另一個黑暗……”這是近日拍攝完成的《暗夜行路》——臺灣戒嚴時期政治受難者口述歷史紀錄片中,一位政治受難者說的一番話。4月21日,臺灣地區戒嚴時期政治事件處理協會在臺北舉行了新片發表會,多位片中受難人當日親臨發佈會現場。
2017年,臺灣民進黨執政當局從“保防法”、“反滲透法”的制定,到“打擊假新聞”、徹查“一中承諾書”、“轉机大陸必須報準”等政策擬議,乃至發生了所謂“陸生共諜案”……與會人士指出,一個全新的“反共戒嚴體制”似乎正在悄然復辟——凡是一切與中國大陸事務相聯繫的事情,都可以做負面解讀,凡是與中國大陸常相往還的人員,都可能成為“清洗”的對象。
還原白色恐怖歷史
會上,主辦方表示,上世紀四五十年代,在中國內戰與國際冷戰的背景下,臺灣國民黨執政當局以“反共”的名義,發動了一場槍殺超過2000人、關押超過1.6萬人的白色恐怖大整肅,對當時臺灣社會氛圍和後來臺灣歷史走向產生深遠影響。
據介紹,2015年,臺灣地區戒嚴時期政治事件處理協會接受臺灣“人權博物館”委託,組織紀錄片拍攝小組,耗費一年半的時間,紀錄了當年的政治受難者馮守娥、陳明忠、蔡榮守、馬再騰、鄭登雲、賀德巽、路統信、來德裕、姜民權等9名白色恐怖受難人的口述歷史影像,製作成《暗夜行路》紀錄片。該片以口述訪談為主線,搭配資料畫面和照片,並偕同受難者回到案件現場如臺大、綠島拍攝,還原白色恐怖歷史。受難者的苦難、堅決與輝煌,為仍處在歷史逆流暗夜中行路的人們,指引出一條光明的方向。
暗夜行路的受難者
在紀錄片發表會上,主辦方邀請到紀錄片中9名政治受難者中的5人,包括當年從大陸渡海來臺灣求學的“陸生”路統信、姜民權以及本土人士鄭登雲、馮守娥和陳明忠等人,現身說法,講述他們當年被執政當局以“匪諜”罪名逮捕判刑入獄的經過,許多外省籍的同學如何在這場“清洗”中埋屍荒野;當年他們這些人,不分省籍、來自五湖四海,卻因不滿社會的不公不義,紛紛走上信仰社會主義、共促海峽兩岸國家統一與富強、為貧苦大眾謀福祉的道路;述說他們又是如何走過白色恐怖時期的磨難,一直堅持信念,走出生命的意義。
路統信,1927年生於河南商丘。1947年7月,坐船從上海來臺參加高考,因考取臺灣大學而留在臺灣。1950年,因所謂“中共中央社會部案”爆發,他和同學成立的社團“耕耘社”,被當局認定是共產黨週邊組織,而被指控“為匪工作”遭逮捕,判刑10年。今年已90歲高齡的路老表示,當年國民黨的腐敗統治令全國人民失望,大批在臺灣的有志青年接受了社會主義思想,這股歷史潮流卻被白色恐怖強力扼殺了。他說,來臺70年,我的信仰和信念至今沒有改變。
1929年生於高雄岡山、兩度被捕入獄的受難者陳明忠說,他年輕時受日本殖民教育而夢想當軍官,但後來受到日本同學歧視欺壓,而認清自己的身份是被壓迫的中國人。後來他接觸到社會主義思想,“2·28”爆發時,他參加了共產黨人謝雪紅領導的武裝抗爭,1950年因“匪諜張添丁等案”被捕入獄10年;1976年因“黃妮娜案”再次被捕判刑15年,于1987年被保外就醫。
陳明忠的夫人馮守娥,也曾在1950年被捕入獄10年。這對令人尊敬的臺灣統派團體中的革命伴侶,一生奉獻革命事業,儘管兩人年事已高,但依舊奔走于海峽兩岸之間,為鞏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實現國家統一奉獻心力。
“戒嚴體制”悄然復辟
在會上針對島內當前“反共戒嚴體制”復辟的現象,受難者向臺灣執政當局呼籲,絕不能讓“黑暗的盡頭又是另一個黑暗。”
臺灣淡江大學中文系榮譽教授呂正惠表示,紀錄片中的9位受難者,被捕時年齡最大的23歲,最小的只有16歲,4人是外省人,5人為本省人。可見1949年前後,參加共產黨以推翻國民黨統治、追求理想中的新中國,是當時臺灣青年不分省籍的共同心聲。重現這段歷史,就是希望當代青年繼承前輩們的精神,為臺灣追求光明的前途,在實現祖國統一的道路上繼續前進。
出席會議的無黨籍“立委”高金素梅表示,相信還有許多和她一樣年紀的人乃至下一代,還不清楚臺灣有這樣一段歷史。當年倖存下來的前輩們現在還可以發聲,但已經長眠在地下的受難者們,又有誰為他們說話呢?
她批評民進黨的“轉型正義”選擇性地忽略這段歷史,她說,臺灣當局應該為此投入更多的資源,還原全部歷史真相,呼籲民進黨不要重蹈歷史覆轍,不要讓走出黑暗的臺灣再次陷入到黑暗中去。(王連偉 孫立極)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