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自身錯誤政策帶來的羞辱,蔡英文不僅不反思悔改,反而指責北京“片面改變臺海現狀”。臺“外交部”則打氣稱,將全力維護既存20個“邦交”關係,嚴防“斷交”重演。
臺“外交部”14日出面打氣,稱目前與20個“邦交國”的“邦誼”穩固,媒體報道的諸多負面臆測並非事實。臺“外交部”還稱,會持續密切注意與各“友邦”的關係,雖然潛在壓力永遠都有,且評估其急迫性的指標,也因不同客觀情勢而瞬息萬變,“外交部”將盡全力避免並嚴防“斷交”的發生。
但臺當局很快又收到壞消息。據臺“中央社”報道,臺“外交部亞西及非洲司長”陳俊賢14日表示,有5個國家要求臺灣在當地的辦事處更名。這5個國家分別是尼日利亞、阿聯酋、約旦、厄瓜多、巴林,臺當局在這5地的辦事處使用了“中華民國”或“臺灣”字眼,“如果繼續使用會被要求拆牌”。臺“外交部”當天還表示,此前被尼日利亞要求限期離境的臺駐尼代表趙家寶已經返抵臺灣。臺“外交部”對尼日利亞表示“嚴正抗議”。
面對“外交”潰敗,臺陸委會14日氣急敗壞地聲稱,去年“5·20”以來,大陸持續透過各種手段,“在國際間惡意操作一中原則,無法面對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以零和思維打壓臺灣國際空間,傷害臺灣人民感情,對兩岸關係造成極為負面的影響”。陸委會對“陸方無理挑釁作為,表達強烈的不滿與抗議”。
據臺媒報道,巴拿馬“斷交”事件後,臺政府就兩岸關係表態稱“不排除對維持現狀作調整”。一些民進黨政客向蔡英文喊話,稱“中華民國”這塊招牌已經行不通,呼籲蔡政府向陳水扁看齊,喊出“一邊一國”,“向中華民國說再見”。前民進黨主席遊錫堃也在臉書上稱,“中華民國”的“邦交國”少之又少時,“臺灣”的“邦交國”就會出現。所以未來“中華民國”的“邦交國”,就讓大陸領導人去操心吧!“我們不必心煩”。
“請民進黨政府不要拖臺灣人下水,多數臺灣人沒想跟著民進黨政府沉船,要‘反中’?請自便!要‘臺獨’?你死先!別拖臺灣人下水。”臺灣《聯合報》14日援引新黨新思維中心主任侯漢廷的話說。
“阿Q可以是生活哲學,但不可以是治國態度。”針對遊錫堃的態度,臺前“國安會”諮詢委員謝立功14日撰文說,阿Q是一種正面態度,至少樂觀,但完全無助於問題解決,只是被動地等待被決定。如果是個人生活態度,那隨便你,我們也不能強迫你積極,但是治理“國家”也這樣,那就糟糕了。“然後,我們就看見遊錫堃這個阿Q。”臺“交通部前部長”葉匡時則針對蔡英文13日就巴拿馬“斷交”連發三條推特諷刺說,他改寫一句曹操的《短歌行》,大家相互解憂吧:“何以解憂,唯有推特。”【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蕭師言 魏輝】
[責任編輯:齊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