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馬13日宣佈與大陸建交,但它並不是近年來唯一與臺灣“斷交”的國家。臺灣歷史上曾經歷過好幾波“斷交潮”,其中自陳水扁2000年當政以來,17年間“斷交”了12國。
臺媒14日回顧了臺灣經歷的3次“斷交潮”。聯合新聞網稱,第一波“斷交潮”發生在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臺灣的“邦交國”數量一年內從52國驟降至38國;第二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1971年獲得聯合國的席位後,臺“邦交國”數量迅速銳減,截至1978年僅剩22國。李登輝執政時期採取所謂“務實外交”,一改兩蔣時期不外訪的強硬政策,不再堅持一個中國,試圖依靠經濟實力搞突破,借此拓展“外交”空間。與此同時,他開始以臺灣地區領導人身份出訪“邦交國”及“非邦交國”。到1992年,臺灣“邦交國”發展到30個,不過在李登輝任內,沙烏地阿拉伯、韓國和南非等重要國家相繼與臺“斷交”。1992年8月臺韓“斷交”後,臺灣在亞洲已無任何一個“邦交國”;除了教廷外,也沒有任何一個發達國家“友邦”。
2000年陳水扁上臺,主打所謂“全民外交”,積極出訪各“邦交國”,參與各種國際活動,包括企圖以臺灣名義“重返聯合國”等,製造臺灣的國際能見度,特別是針對與大陸有領土糾紛的國家做工作。因此,他的“全民外交”也被稱為“烽火外交”和“迷航外交”,這使其任內增加3個邦交國(不包括與聖露西亞二度恢復“邦交”),但丟掉9個,“邦交國”總數從29個降到23個,可謂第3次“斷交潮”。其中2001年與巴爾幹半島內陸國家馬其頓“斷交”,馬其頓在1999年與臺灣“建交”,暫時打破臺在歐洲僅剩教廷一個“邦交國”的窘境,不料2001年5月,馬其頓政府高層發生人事變動,新上任官員均不希望繼續與臺灣保持“外交關係”。2003 年,與賴比瑞亞“斷交”;2004年與大洋洲島國萬那杜和加勒比海地區的多米尼克“斷交”;2005年與塞內加爾和格瑞那達“斷交”。當年,時任塞內加爾總統致函陳水扁,宣佈與大陸復交,跟臺灣只會維持經濟、商業和文化關係,並且表示雙方之間“只有利益,沒有朋友關係”。格瑞那達則在“斷交”前多次發言支援臺灣“參與聯合國”,並且支援其以觀察員身份參加世界衛生大會。2006年查德、2007年哥斯大黎加和2008年馬拉維也宣佈與臺灣“斷交”,其中哥斯大黎加2016年恢復臺灣人入境免簽待遇。陳水扁的“外交政策”多次被黨內人士抨擊,前“立委”林濁水曾稱“烽火外交付出大量成本”。民進黨前主席許信良也說,陳水扁亂喊話“一邊一國”,以後很難和大陸打交道。
馬英九上任後定調“活路外交”,又稱“外交休兵”,主張兩岸之間建立更緊密的互信關係,不再進行惡性競爭的“金援外交”,轉而提倡“經貿外交”“文化外交”。自2009年起,臺灣不再要求“邦交國”在聯合國大會中發言支援“中華民國重返聯合國”,改成要求“友邦”支援臺灣“有意義參與”國際民航組織(ICAO)及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等。臺灣之後以“中華臺北”名義、以觀察員身份連續參與世界衛生大會,2013年以理事會主席特邀貴賓身份出席國際民航組織大會,這也成為臺退出聯合國40多年來的首例。
馬英九時期,臺灣“邦交國”數目持續穩定維持在23個,一直到2013年甘比亞與臺“斷交”,才宣告打破“零斷交”紀錄,堪稱“外交”最穩定的8年。甘比亞1974年與臺“斷交”後,1995年“復交”,2013年再度“斷交”,兩年後才與大陸建交。
2016年島內再度政黨輪替,蔡英文強調兩岸“維持現狀”,卻拒不承認“九二共識”的核心意涵。同年12月,即傳出聖多美和普林西比與大陸建交的消息,成為蔡英文上任後第一個宣佈“斷交”的國家。去掉剛與臺灣“斷交”的巴拿馬,臺灣的“邦交國”僅剩20個,分別是吉里巴斯、馬紹爾群島、諾魯共和國、帛琉、索羅門群島、吐瓦魯、布吉納法索、史瓦濟蘭、教廷、貝里斯、多明尼加、薩爾瓦多、瓜地馬拉、海地、宏都拉斯、尼加拉瓜、巴拉圭、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聖露西亞、聖文森及格瑞那丁。
《聯合報》14日分析稱,綜觀自李登輝以來的“兩岸外交戰”,“邦交國”數量也如溫度計般起伏不定。落差最大的是在李登輝時期,當時臺灣經濟實力仍可與對岸抗衡,之後兩岸經濟實力大幅拉近,“外交對抗”臺灣明顯處於下風,“何時會跌破2字頭,沒人說得準”。資深媒體人孫揚明14日在《中國時報》撰文稱,巴拿馬“斷交”宣告兩岸自馬英九以來的“外交休兵”正式結束,民進黨當時嘲笑馬當局的“外交休克”正式生效,回到自己身上,“踏實外交卻踏踏實實地迎接斷交潮”。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
[責任編輯:齊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