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資料圖)
海外網6月26日電 日前,蔡英文當局的12年“國教”歷史課綱草案日前曝光,草案將改變“以漢人為主的史觀”,將中國史放在東亞史內,被認為是推進柔性“臺獨”、“去中國化”的又一舉措。對此,中評社稱,臺灣新歷史課綱的目的是“去中國化”,企圖徹底切斷臺灣與中國的連結。臺灣新歷史課綱的嚴重性,在於這是一個充滿意識形態的政治課綱,臺灣即將面臨的一場涉及歷史、文化、生活的浩劫,它將嚴重扭曲臺灣學生的認識和視野,影響未來臺灣年輕人的競爭能力,甚至可能是臺灣的浩劫。
19日,島內深綠媒體突然曝光臺灣“12年教育社會領域課程綱要草案”。宣稱將原本以漢人為主軸的史觀改為重點放在臺灣最近五百年脈絡。而中國史則將放在東亞歷史脈絡中討論,並要構建所謂的“以臺灣為主體的下一代的史觀”。
目前島內高中歷史分4冊,臺灣史1冊、中國史及世界史合佔3冊。根據披露的新草案,新課綱將不再明確區分臺灣史、中國史和世界史,而是分出三個部分。報道稱,在臺灣相關部分,“將摒棄過去以漢人為主軸的思維”,強調臺灣是“多元族群”,將“原住民族”單獨成項。第二部分則強調“中國與東亞的歷史交會”,不再強調中國本身的歷史。第三部分內容是“臺灣與世界”。草案一齣,不少人批評這是所謂“去中國化”的課綱,外界質疑這是宣揚“臺獨意識形態”。
中評社指出,新歷史課綱“草案”讓人更清楚的看到,臺灣與中國的歷史脈絡會被切得更徹底。新課綱談中國與東亞的脈絡,談臺灣與世界的關係,就是不談臺灣與中國大陸的連結,漢人入臺時期的鄭芝龍、顏思齊等都不去提了,等於是要與漢民族歷史切斷。這種新課綱的安排,讓臺灣可以是東亞人、世界人、地球人,但就是不連結到中國人,這是民族認同的“去中國化”。切斷與中國的關係、也切斷了與漢民族的關係,又以多元文化、多元價值之名,取代漢民族為主流的歷史,顯然這是一部意欲刨除臺灣與大陸文化連結、翻轉歷史的政治課綱。
文章認為,臺灣新歷史課綱的嚴重性,認為是一個充滿意識形態的政治課綱,臺灣即將面臨的一場涉及歷史、文化、生活的浩劫。
臺灣新歷史課綱的目的,當然是“去中國化”,企圖徹底切斷臺灣與中國的連結。但是,坦白的講,臺灣不可能去“去中國化”,臺灣對中國大陸的依賴只會越來越深,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到大陸學習、工作和生活,到大陸尋找出路。
真正受新歷史課綱之傷、之害的,是臺灣的下一代,因為它將嚴重扭曲臺灣學生的認識和視野,影響未來臺灣年輕人的競爭能力,甚至可能是臺灣的浩劫。
對此,國民黨主席洪秀柱19日晚間發文批評,稱這是蔡當局透過教育“去中國化”改變史觀,進一步改變下一代認同的做法,她無法茍同。洪秀柱表示面對課綱爭議,幾年前民進黨的蔡英文主席曾說“不能因為不同的意見造成社會對立”,民進黨政要也再三強調“讓政治的干擾遠離教育”。為何如今又將政治意識形態灌輸在教科書當中?
臺灣媒體則奉勸蔡當局應“三思”,臺灣《旺報》稱,這對蔡當局而言並非個案,實際上有跡可循,她的就職演說就將兩岸關係放在“區域”;就職兩天后臺當局“教育部長”就立刻廢除了馬英九當局時代通過的歷史課綱微調案。難怪有學者表示,長期推行“文化臺獨”造成“急獨”勢力猖獗,蔡英文當局應該三思,小心到頭來,即使想“維持現狀”也維持不下去。(綜編/海外網 龐晟)
[責任編輯:齊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