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夜市如今生意冷清。(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台灣網9月4日訊 蔡當局觀光政策急轉彎,市場瞄向東南亞、日韓,臺灣《中國時報》報道指出,中南部觀光業者資源不比北部充足,轉型升級是一條必走卻是充滿荊棘的迢迢之路,大型觀光業者口袋深、根基紮實,尚可苦撐拼轉型,淺碟型的中小規模業者卻是紛紛另謀生路了。
報道稱,雖說“危機也是轉機”是企業界朗朗上口的勵志名言,但真正碰上危機,要想扭轉劣勢成為轉機,恐得再走一段“事倍功半”的陣痛期。臺當局理應以深謀遠慮的政策及構思完善的配套措施,引導業者走一條“事半功倍”的大路,卻竟是“說轉彎就轉彎”,讓業者措手不及。
全臺旅行同業公會副理事長蕭博仁說,以前大陸游客平均留臺7.5天,有足夠時間將行程拉到日月潭、阿里山、墾丁等中南部景點;現在東南亞旅客赴臺觀光平均4天,旅遊行程幾乎只鎖定北部,中南部業者根本分不到南向政策的觀光大餅,中小規模的餐廳旅館、伴手禮店紛紛“下課”,另謀生路。
吳婷貴坦言,去年大陸游客團不去,業績一路下滑至今年跌落谷底,拼轉型是希望借由產官學合作,找出“能抓住東南亞遊客口味”的文創品,將東南亞遊客導入嘉義,因此預計在阿里山腳下的觸口開闢新據點,遊客或許不進嘉義市,但至少在阿里山的盛名吸引下,“蜻蜓點水”式來嘗試阿里山文化,進而帶動消費。
報道指出,阿里山、日月潭、墾丁因為兩岸微妙的政治歷史關係,而在大陸聲名大噪,但對東南亞遊客可不見得有此優勢,加上語言隔閡、消費習慣、消費力等因素,業者企圖以阿里山文創來打動這群新客,恐得花更多時間及心力,為求生存必須要向前走,只求臺當局多給些釣具吧!(台灣網 李寧)
[責任編輯:李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