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文化科教  >   正文

誠品:一場多元場所精神的兩岸實驗

2015年04月27日 08:12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關懷人本、生命、閱讀的臺灣文化地標誠品書店,正在將一場多元場所精神的兩岸實驗推向大陸,首家誠品大陸旗艦店,將於8月1日在蘇州啟幕。

  兩岸文化環境不同,誠品如何定位和規劃?電商時代,實體書店怎麼“刷新”存在感?紙質書似乎正在“復興”,其背後有什麼時代背景?誠品總經理李介修日前就這些問題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

  “連鎖不複製”:將多元場所精神延伸到大陸

  問:誠品的大陸蘇州開幕時間是?能否透露一些更具體的資訊?

  答:誠品生活蘇州將於8月1日以城市文化綜合體的形式與大家見面,總體建築面積超過13萬平米,其中誠品書店、文創平臺營業體量約45000平米。這是誠品在大陸地區的首家旗艦店。

  問:作為多元場所精神形塑者的誠品,在兩岸發展有何不同策略和定位?

  答:誠品在兩岸三地市場,都將朝向文化創意產業整合經營之路前進。我們不把大陸、臺灣當作兩個相對的概念,但我們理解每一個城市各有不同的歷史文化與人文底蘊,每一個項目的條件也大不相同,因此會依著這些思考而設計出不同風格的誠品,這也就是我們所謂的“連鎖不複製”的概念。每一處誠品都因應著城市條件與文化特質的特殊性而有不同的內涵。

  問:誠品在大陸如何區別於其他同業?

  答:近年來,世界各地發展出許多特色書店,這是一個好的現象。誠品在大陸市場是後來者,仍有許多需要學習的地方。但誠品團隊對於書的解釋和了解投入非常多的心力,這些是誠品經營書店的核心精神,也是最獨特的誠品觀點,相信我們將與大陸的愛書朋友們交流互動出更多不同的閱讀經驗。

  問:未來誠品的大陸發展計劃如何?

  答:除了蘇州、上海,北京、深圳、杭州、成都、天津等城市也向誠品發出邀請。我們希望穩健踏實地發展,做好每一個項目,為大陸城市帶來新的閱讀與文化體驗。對於日後發展,我們期待因緣具足之時。

  “城市靈魂”:電商時代依然堅持的人文書店

  問:電商繁榮時代,誠品書店依然作為行業地標存在,並不斷根據時代變化豐富自身內涵,這是如何做到的?

  答:電商的興起,改變了人們的購物習慣,但不意味著人們對美好體驗的需求因此減少。從另一角度而言,電商的興起反而更加凸顯實體空間經營的重要性。誠品從不把自己定位為一個交易場所,我們重視對人、書和空間的款待,希望來到誠品的每一個人,都能靜心享受我們經營的空間、內容和服務。基於對生活的全面關切,誠品多元運用書店空間,擁有豐富的經營業態與內涵。

  不只是一家書店,“誠品是城市人的集體創作”,這是誠品長期以來能夠參與城市文化的形塑,並幸運地獲得許多朋友厚愛的重要因素。

  問:人文書店的存在,對於整個世界、社會的長遠發展,有什麼意義?

  答:1989年,誠品創辦時即以推廣閱讀出發,直至今日仍未改變。我們認為書籍傳承了人類的智慧與思想,是歷史上最偉大的發明。閱讀,是永無止境的精神與智識的追求。書店,則是人們暫歇腳步、提升性靈層次的所在,是一座城市的靈魂。

  誠品對於閱讀的推廣,除了經營藏書豐富、具有觀點的人文書店以外,也自我要求有更多的公益參與。2010年我們在臺灣成立了“誠品文化藝術基金會”,到目前,誠品已在3000個偏鄉地點分享98萬冊書籍。未來在大陸,誠品亦希望能扮演“公益性文化事業”的角色,在閱讀推廣面向有更多貢獻。

  “新古典、美感”:紙質書才是“極富競爭力的技術”

  問:紙質書和電子書是完全不同的生命,它們身上各自體現了怎樣的時代印記?  答:無論電商與實體書店,抑或是電子書與紙質書,都是閱讀的不同載體和工具,人們源於不同的需求而有相異的選擇。如同聆賞音樂,可以選擇儲存便利的MP3,或是音質表現更為精準的CD,但若是說到音色溫暖、富於感情,則黑膠唱盤又更勝一籌。我認為電子與傳統產品各有不同的發展方向,不代表必然的世代區隔。

  問:今年1月公佈的資料,大陸實體書銷售市場2014年整體增速10%,一改前兩年負增長的態勢。為何紙質書能在技術時代實現逆襲?

  答:閱讀,是一連串的心理過程。當人們手持書卷,逐頁翻讀、注記,躍然紙上的文字和墨香,因當下的心情、環境、空間、甚至閱讀的姿勢而有全然不同的觸動。這種與“人”之間的微妙聯結,是數字讀物難以取代的。

  近年來,全球出版行業對書籍裝幀設計的關注,使紙質書不只具備傳遞知識的工具性,更提升為體現美感的藝術性。新式實體書店的發展吸引更多人走進書店,近距離地接觸、欣賞書本。而政府閱讀政策的大力宣傳與推進,更增強了一般民眾對知識追求的覺醒和渴望。(記者 任沁沁)

互動社區
熱帖| 博文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