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重慶市臺聯與北京市臺聯共同主辦的“科舉制度在臺灣——臺灣進士展”18日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開展。據了解,這也是該展覽在大陸的首展。
“此前,我們曾于2013年和2014年分別在臺南市孔廟和高雄佛陀紀念館進行過展出。”北京市臺聯副會長鄭大說,在重慶的這次展覽也是在大陸的首次公開展出。
科舉制度是中國古代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一種制度,存在了約1300年。“明鄭時期,儒學文化在臺落地生根,大陸的科舉制度也隨之傳至臺灣,初具雛形。”鄭大說,清廷統一台灣後,在臺灣全面推行科舉制度,與大陸科舉考試一體籌劃,並對臺灣考生實行一定的優惠政策。“清朝時期,臺灣島內共產生了33位進士”。
據了解,此次展覽共由120余塊展板組成,內容包括科舉制度在臺灣的設立和發展、進士題名碑拓片展示、知名臺灣進士介紹,以及作為中華文化主脈的科舉制度對臺灣社會所產生的深遠影響等,通過大量史料和圖片再現“臺灣進士”這一群體的風采和成就。
全國臺聯副會長紀斌在開幕式致辭中指出,本次展覽梳理了科舉制度在臺灣的發展歷程,展示了科舉制度對臺灣教育和社會發展所起到的積極作用,對於促進兩岸歷史文化的交融與民族認同具有重要意義。
臺灣進士丘逢甲的後人丘秀芷表示,她此次來重慶,還帶了許多臺灣媒體記者和作家。“我們希望借助這樣的機會回去告訴臺灣的民眾,讓他們看看大陸是如何保護這一段歷史,是如何重視臺灣進士這一個群體的;讓他們知道中華民族的精神永遠不滅。”
據悉,此次活動也是同日開幕的第八屆“重慶·臺灣周”的系列活動之一,展覽將持續至20日。 (記者陳舒 趙宇飛 劉恩黎)
[責任編輯:齊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