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5月15日電 據“中央社”報道,嘉義基督教腎臟內科專科醫師徐約翰今天表示,臺灣洗腎盛行率世界名列前茅,造成腎臟病惡化的原因,除了慢性疾病控制不理想外,民眾不當用藥習慣也是原因之一,不可輕忽。
徐約翰指出,慢性腎臟病危險因素包括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及有慢性腎臟病家族史的民眾,如果民眾早期發現糖尿病控制血糖,就能保護腎臟功能不致于惡化;而血壓越高,對腎臟血管的傷害越大,反之則能保護腎臟功能。根據資料,2008年末期腎臟病人洗腎的支出為門診支出首位。
他說,糖尿病、高血壓、心臟血管疾病病人為慢性腎臟病患的主力族群,但他們絕大部分縱使有慢性腎臟病,也未必在腎臟科就診,因此,腎臟病防治不單只是靠腎臟科醫師,需要藥師、護理師、營養師、社工師等醫療專業人員,以及民眾一起努力,讓慢性腎臟病防治更加確實。
在島內腎臟病治療近20年經驗的徐約翰,平時忙於看診、服務病患,為充實自身專業知識,曾于2006至2008年前往美國哈佛大學就讀公共衛生碩士課程,而臺灣慢性腎臟病造成洗腎盛行的情況,引起哈佛學者、教授關切,多次討論此議題。
徐約翰說,造成腎臟病惡化的原因,除了慢性疾病控制不理想外,民眾不當的用藥習慣、長期濫用西藥也是造成慢性腎臟病的原因之一。其他原因包括使用來路不明的減肥藥、濫用止痛劑與偏方等。
徐約翰表示,每個人都有罹患慢性腎臟病的機會,因為正常人生理狀態,從35至40歲之間,腎功能就開始隨著年齡增長而衰退,但腎功能惡化時,常常沒有明顯症狀,不易被發現。
因此,徐約翰強調,民眾要確認腎臟是否受損並不難,只要每隔3個月定期接受驗尿、驗血、量血壓的3項護腎檢查,定期追蹤來預防與改善慢性腎臟病。
[責任編輯:吳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