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旺報》17日刊載文章《第一份工作在大陸 不全然是好事》,文章作者是一名曾在大陸航空公司工作的臺籍空乘人員,她回憶了曾與她共事的另一位臺籍空乘捏造學歷、專注人際而非做事等行為,寫道“從她身上我看到了一些現象,其實,臺灣人根本沒有什麼好優越的,如果沒有經過良好的教育跟環境,其實臺灣人跟大陸人根本沒有任何差異。”
文章摘編如下:
以前,我看到第一份工作就在大陸的人,都會覺得蠻羨慕,覺得一開始工作就有這麼大的舞臺,這是我剛畢業時沒有的機會。
但經過在上海的這一年,我的想法改變了,有的時候我覺得還是先在臺灣一段時間,再過來大陸會比較好。
學歷亮眼卻非事實
我的上一份工作是在一個純陸企當乘務主管。剛來大陸的時候,我對陸籍的乘務員沒有信心,覺得很多都是靠關係的女孩,一直很想要招聘臺灣人進來,後來尋尋覓覓一段時間,讓我找到一個曾經在大陸航空公司飛過的組員。
面試的過程很愉快,她也很有想法,又曾經在大陸的區域航空工作過快6年,我一直很期待她的加入。
面試結束之後,我跟公司其他的領導都很滿意,決定要錄用她,接下來就開始了身家調查跟繳交學經歷證明的過程。因為公司規定,要進集團當乘務員至少要是大專學歷,我想這對她沒什麼問題,因為他的履歷寫著在舊金山念大學,又在大陸念了民航學校,學歷很傲人。
結果請她繳交學歷複印件的時候,她才支支吾吾說,她兩個學位都沒有拿到,是高中畢業生。
當時我真的崩潰了,因為人是我引薦的,她居然在履歷表上載明不實內容,一般人通常如果大學沒畢業不會寫在履歷表上,如果寫了也會標明在學或是肄業。
此時,她建議她有關係,可以讓一個權威人士幫她寫推薦信,後來這一封推薦函的確幫她過了這一關。
然後,人來報到了,更多的問題就出現了,除了學歷之外,工作經歷也多報了6個月。接著,我帶她上線飛,才發現號稱過往是客艙經理的她,居然連最基本的座椅調整都不會,一問之下才知道,她過往因為打著臺灣人在大陸當空姐名號,很快就高升了,所以很多基本工作都沒做過,就開始當起了管理階層。
帶她的3天,我發現她的基本知識比跟她一樣資歷的大陸空乘還不如。
以前在臺灣的某航空,剛上來的新人,遇到問題,會找資深的組員問,大多數臺灣小孩會問:“那個……我不知道,你可以跟我說怎麼做嗎?”
而大陸的空乘比較常說:“姐,那個……我不知道,你去幫我做。”而她,也是跟一般大陸的空乘一樣,一發生問題就要我去解決。
飛過那一趟之後我深刻體會到,因為不一樣的環境會造成不一樣的思考模式,而培訓則會加強對問題的處理能力。
專注人際而非做事
從她身上我看到了一些現象,其實,臺灣人根本沒有什麼好優越的,如果沒有經過良好的教育跟環境,其實臺灣人跟大陸人根本沒有任何差異。
其次是,第一份工作很重要,因為在學校接受的教育都差不多,但工作環境卻以最現實方式去型塑一個人。
她因為一開始就在大陸工作,所以她的一些價值觀跟想法都跟我完全不一樣,像是遇到問題就要找關係;像是在履歷表上灌水跟造假她也覺得沒有問題。因為在一個積非成是的環境,她的確不是最過分的,但因為她沒有接觸過正規的人事錄用經驗,不了解必須要對自己的資訊負責,所以她就像是一般的大陸人一樣,覺得灌水的履歷表是可以被接受的。
而她後來的工作環境,把她變成一個做人大過做事的組員,她對基本工作其實並不上心,但是對於人際關係還有與客人的相處,她非常的用心。
用心不是不好,只是要用對地方,我一直都認為,一定要把自己的工作先做好,有餘力了再來想其他的事情,但她因為在大陸久了,比我更了解做人的道理,所以一開始就先專注于做人而不是做事。
那次飛行,我跟她是如此的不同,所以到達目的地後,客人請全組組員去晚餐,當晚冠蓋雲集,她裝扮得花枝招展坐在兩個大老闆之間,而我默默的在最角落吃著飯。
結束後,她開心地拿著客人跟機長送她的禮物張揚地回家了。我只默默地跟她說,希望她了解,我們做這一行的,你是個服務員就要把自己的角色做好。她說她明白,但我覺得她可能還是沒有聽懂。
3個月後,我離開了那間陸企,我依舊是一個服務生,但我到一個更簡單更快樂的地方去當服務生了;而她卻被客人客訴,客人要求將她替換掉不再讓她上那一家飛機服務,理由是,對客艙設備不熟悉,擔心發生事情的時候她無法應變。
教育環境至關重要
我並不覺得有因果報應的開心,更多的是覺得可惜,她其實是一個很聰明的人,如果她一畢業之後,是在一個相對簡單或是有組織的環境,也許她就會建立起一套正規的職涯規劃跟正確的價值觀,但當她還懵懵懂懂的時候,她去了一個相對不成熟的公司,養成了另一種不是很踏實的觀念,所以才有今天這樣的情況。
所以第一份工作在大陸,我覺得不見得全然是一種好事,如果第一份工作不得不在大陸,儘量挑選有組織有規範的公司,同時必須時時提醒自己,道德還是做人的底線,千萬不要眾人皆醉也一起醉。因為身為臺灣人,倘若真的要說我們還跟大陸人有什麼不同,其實最珍貴也最僅剩的是,我們是儒家傳統下的中國人。
[責任編輯:周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