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狗偶發性的攻擊、騷擾,流浪貓半夜打架、求偶的嚎叫,幾乎是每個城市都不得不面對的難題。對所有貓狗的反感、對正常飼主的怨氣,都無助於問題的解決。多年來堅持推動“動物友善”政策的臺北,在應對流浪貓狗問題上已經探索出不少可取之道,值得借鑒學習。
重罰棄養、鼓勵領養
流浪貓狗問題,真正的罪魁禍首是不負責的飼主。不少人覺得貓狗可愛,就憑著3分鐘熱度或買或要,熱情一過,就輕易以麻煩、生病等理由棄養,任其走出家門自生自滅,或者放任其自由交配生育,這是流浪貓狗產生的最大源頭。
臺北市政府動物保護處嚴一峰處長告訴導報記者,臺北市從早期的倡導“不要棄養”,已逐漸走向更為嚴厲直接的重罰棄養。臺北市規定,飼主必須強制完成寵物登記、為寵物植入追蹤晶片並絕育,未登記將處3000元(新台幣,下同)到1.5萬元罰款,未絕育處罰5萬到25萬元,棄養者最高處罰5萬元,並和虐待、宰殺貓狗者面臨同等懲罰——終生不得飼養貓狗。臺北市政府動保處除了定期普查上述情況,還設立檢舉電話和獎金。
為了逐步減少流浪貓狗的數量,臺北還持續倡導“以領養代替棄養”的風氣。政治人物、明星常常以身作則,希望引領更多人仿傚。柯文哲昨天出席活動時,就特別抱著1個月大的流浪狗“小黑”給記者拍,希望這只“被柯文哲抱過的小黑”早日被領養。而馬英九家的“馬小九”,也是在1999年領養的流浪狗,馬還花了上萬元為它治病,最終成了“氣宇軒昂,一表狗才”的臺灣名犬。
精確捕捉、友善照顧
臺北市目前對流浪狗推動“TNVR絕育防疫計劃”,“TNVR”即“人道誘捕”、“絕育及復原”、“施打疫苗”、“放回原棲息地”的英文首字母縮寫。臺北市動物救援隊隊長華心慧嚮導報記者介紹,該計劃由政府補助,動保團體和動物救援隊合作捕捉流浪狗,確定無主且個性溫和的,在做完絕育手術、施打疫苗後,將放回原棲息地並由義工照顧、追蹤;個性不適或有攻擊行為的,則會予以“精確捕捉”,送交收容所統一收養。
臺北市對待流浪貓,則有類似的“TCCP計劃”,引進國際上唯一經證實能有效控制流浪貓數量的方法,對流浪貓進行誘捕絕育,打疫苗後再回置。華心慧說,傳統的撲殺流浪貓不僅不人道,也被證明除了浪費經費毫無實際意義。因為有所謂的“真空效應”,即使短期內將某社區的流浪貓全部移除,周圍區域的流浪貓會受到食物及地盤吸引,迅速佔領該區域。而絕育後的流浪貓比較不愛到處遷移,反而可以防治鼠害、阻止未絕育流浪貓遷入,成為社區的友善成員。
臺灣之心愛護動物協會的林雅哲說,這些減少流浪貓狗數量的做法比較務實有效,兼顧了對民眾安全的保護和對溫和動物生存權的尊重,展現了一個文明社會的善意和智慧。 (記者 劉強)
[責任編輯:李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