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3月15日訊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道,臺灣地質調查研究所14日公佈了8個縣市的土壤液化潛勢區,人口稠密的臺南、高雄和臺北市,高潛勢區面積相當可觀。臺當局“行政院”發言人孫立群表示,當局規劃第一年提供40億元(新台幣,下同),其中20億元作為老屋健檢之用,另20億元則用來改善土壤液化。
“土壤液化潛勢查詢系統”昨天中午開放查詢,網站分為民眾版、專業版,民眾版較為簡單,可利用住址查詢土壤液化狀況,專業版則串連45種資料。到昨晚8點半,專業版瀏覽人次突破70萬人次,民眾版有近90萬人次上網查詢,兩種版本都因為瞬間流量過大而當機。
臺灣經濟主管部門人士則強調,昨日公佈的是初級資料,未來會有第3級最終示範計劃執行。為讓民眾安心,一個月內會對發電廠、水庫再盤點一次地質與結構安全性。現有相關建築設計,基本上都可耐7級以上震度。
除已公佈的8縣市土壤液化潛勢區外,其他縣市如臺中市、彰化縣、雲林縣、嘉義縣市預定年底公佈相關資料,2019年完成全臺調查(排除山區、岩盤或礫石層)。
已公佈的8縣市中,屏東、宜蘭高潛勢區面積最大;人口稠密的都會區中,臺南、高雄、北市都有上千到數千公頃的高潛勢區;幅員甚廣的新北市、新竹縣市,相對安全許多,高潛勢區的佔比、面積都很小。
孫立群呼籲,臺南維冠大樓倒塌與土壤液化無關,而且921地震之後設計建造的房子,因建築法規比過去嚴格很多,民眾可以放心。
臺灣地質調查所所長江崇榮說,這次公開當局的初級圖資,扮演火車頭角色,第二階將帶動之後中級圖資建制以及第三階劃定示範計劃區域執行補強措施,包括地質改良,這部分“營建署”已在規劃中。(台灣網 高旭)
土地液化:
也稱土體液化現象,地震引起的振動使飽和砂土或粉土趨於密實,導致孔隙水壓力急劇增加。在地震作用的短暫時間內,這種急劇上升的孔隙水壓力來不及消散,使有效應力減小,當有效應力完全消失時,砂土顆粒局部或全部處於懸浮狀態。此時,土體抗剪強度等於零,形成“液體”現象。(來自百度百科)
[責任編輯:高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