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海洋大學研究團隊11日透露,通過單離培養技術,證實馬祖“藍眼淚”中的發光生物之一為“夜光蟲”。
綜合中央社、聯合新聞網等臺灣媒體報道,近年來每逢春夏之際,馬祖沿岸及坑道的海面上會發出藍光,這種景象被外界稱為“藍眼淚”。由臺灣海洋大學海洋中心主任蔣國平率領的研究團隊,今年4月起在“藍眼淚”經常出現的介壽澳口沿岸水域採水,利用毛細管在解剖顯微鏡下,將發光生物進行單離培養,證實夜光蟲為馬祖“藍眼淚”中的發光生物之一。
蔣國平表示,夜光蟲為單細胞原生生物,呈透明球形,直徑200-2000微米;雖然缺乏運動能力,但可藉由浮力在水錶層生活,其攝食包括細菌、魚卵等。馬祖發現的夜光蟲屬於分佈在熱帶、副熱帶與溫帶沿岸水域的紅夜光蟲。
臺灣海洋大學海洋中心助理研究員蔡升芳指出,夜光蟲發光的部位在細胞膜上,每只大約含1萬個發光源。發光過程涉及“發光素氧化酶”、“發光素接合蛋白”和“發光素”。當“發光素接合蛋白”抓住“發光素”,“發光素氧化酶”會氧化“發光素”放出藍色生物光。
蔡升芳強調,夜光蟲每個光源大約可放出10萬個光子,受到刺激後發光大約僅能持續80毫秒,給人“一閃即過”的感覺。許多關於“藍眼淚”的照片呈現出海面均為藍色的景象,是長時間曝光的效果。
臺灣海洋大學校長張清風透露,目前研究團隊已掌握人工繁殖夜光蟲的關鍵技術,未來可以發展人工“藍眼淚”作為觀光或文創產業用途,同時也可通過長期觀測做“藍眼淚”預報。(完)
[責任編輯:高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