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蒸汽火車穿梭櫻花林的美景,是遊客最喜歡捕捉的經典畫面。(照片由阿里山風景區管理處提供)
據臺灣媒體報道,由於頻頻遭受天災侵襲、經營權一再轉手、大陸游客數量陡降,臺灣阿里山森林鐵路營運資金瀕臨“斷炊”。消息傳出,人們很是為這條有著百多年曆史的森林鐵路的命途擔憂。
沿途風景優美陸客最愛
阿里山鐵路被稱為當今世界三大登山鐵路之一,原是日本殖民臺灣期間,為掠奪阿里山森林資源、運送木材而建,現在主要用作觀光客運。這條森林鐵路全長71.4公里,海拔上升跨度從30米到2216米,沿途可觀賞到熱帶、暖溫帶、溫帶三個森林帶的植物種類變化和山脈、溪谷的美麗景觀,因而廣受中外遊客的喜愛。自2008年大陸居民赴臺旅遊實施以來,“阿里山小火車”逐漸成為大陸游客的最愛,在旅遊旺季一度出現小火車滿載陸客的場面。
與其他陸客一樣,記者也十分喜歡這段小火車的森林之旅。坐在木質的車廂內,復古火車頭牽引著列車慢慢悠悠地前行,穿過鬱鬱蔥蔥的森林,滿眼“高山青,澗水藍”的阿里山風景。尤其是在櫻花季,火車穿越櫻花林時的場景更是攝影愛好者們爭相捕捉的美麗瞬間。
不過,這段小火車之旅也給陸客帶來過慘痛記憶。2011年4月27日,阿里山小火車因樹木倒塌出現車廂脫軌翻覆,造成5名大陸游客死亡、百餘名遊客受傷的重大意外。
鐵路經營權多次轉手
儘管這是一條旅遊熱門線路,但阿里山鐵路一直時運不濟,最突出的便是常常遭到天災侵襲和多次經營權轉手。
1999年,“9·21”大地震造成阿里山車站嚴重損毀,眠月線無法通車;2009年,“莫拉克風災”使得阿里山鐵路“柔腸寸斷”,全線停駛,直到2010年6月起才有部分線路重新開行。
此外,自2011年4月的翻車事故發生後,原本由臺灣“林務局”管轄的阿里山森林鐵路被“行政院”委由臺灣鐵路局(簡稱臺鐵)經營,隨後又變為由“林務局”出資、臺鐵代管的形式。原計劃由“林務局”以兩年半時間“老兵帶新兵”協助臺鐵實現2015年底全線通車、2016年臺鐵全面接手。不料又因颱風“杜鵑”侵襲,讓全線通車遙遙無期,移轉期也順延。
日前,臺鐵、臺灣“林務局”雖簽約將“協助營運契約”再延一年,但阿里山森林鐵路營運資金卻有“斷炊”之虞。“臺鐵局長”鹿潔身表示,阿里山森林鐵路每年養護及營運成本就要4億元(新台幣,下同),票箱收入只有1億元,每年虧損2到3億元。加上去年陸客減少,全年搭乘人次從194萬下滑到160萬人次,即使從去年5月實現20年來的首度漲價,但仍於事無補。
未來業務準備移交臺鐵
面對可能的“斷炊”問題,臺“行政院長”林全近日指示臺“交通部”、“農委會”擬定永續經營方案,“行政院秘書長”陳美伶則召集“臺鐵局長”鹿潔身、“林務局長”林華慶討論阿里山森林鐵路後續營運問題。
鹿潔身表示,無論最後由誰接手,阿里山森林鐵路都有其文化價值,絕不會停駛。“臺鐵局”、“林務局”將在2017年3月各提評估方案,報“行政院”決定由誰接管。臺鐵本就有委託第三方評估阿里山森林鐵路可能的經營方式,最後報告今年3月會出爐。鹿潔身表示,報告將評估如何編列預算、如何建立補貼機制,財務才能永續經營,還有阿里山森林鐵路轉移臺鐵後,臺鐵將支付多少有償使用費用、人力如何安排及災損修復成本等,以供審慎評估由何方接手。
此外,臺“林務局副局長”楊宏志近日表示,阿里山森林鐵路的營運資金來源“林務發展及造林基金”還有67億元,現階段無“斷炊”問題,最快2018年會將整體業務轉移給臺鐵。
[責任編輯:齊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