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榮航空緊急調度,昨有不少原未排班出勤的空服員上班救火。(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台灣網7月31日訊 颱風“納沙”襲臺,昨(30日)共有五百多位長榮航空空服員請“天災假”,以致長榮航空派遣人力不足,取消50航班,影響近萬人滯留機場,大家怒氣沖天。據臺灣《聯合報》報道,空服員工會成員雖強調沒有私下串聯休假,但此舉明顯是在向資方“秀肌肉”,即未來的勞資協商,勞工不再是乖乖牌。
據臺灣《經濟日報》報道,業界盛傳,長榮空服員集體請假,背景並不單純。有一說法是華航員工抗爭事件後,島內航空公司工會逐漸與企業形成角力態勢。近日,長榮航空工會與公司進行勞資權益協商未果,昨才發動航空機組員“請假”,給資方下馬威。
據《聯合報》報道,長榮航空、臺當局“交通部民航局”、“觀光局”、桃園機場公司等昨祭出緊急應變措施降低衝擊,長榮航空甚至對於請假的空服員進行道德勸說,籲請空服員回到崗位上班。
長榮航空公司發言人柯金成表示,空服員依法申請“天災假”,公司無法拒絕。對航班取消向旅客致上最誠摯的歉意,將盡全力安排旅客的行程,同時感謝其他航空公司及相關單位的協助。
據報道,長榮空服員從前天晚間九時左右開始,陸續透過公司請假系統向主管請“天災假”,至昨天淩晨四時共有約五百人遞假單。由於請假人數遠超過長榮原本安排的預備服勤人數,空服部門主管半夜展開“道德勸說”,拜託空服員能夠不要請假,以免影響航班的調度,但只有少部分空服員接受勸說銷假上班,大多數空服員仍堅持請假,長榮最後決定取消五十個航班。因航班取消影響乘客時間,有不少旅客止不住脾氣對著地勤人員大罵。
對此,臺灣《中國時報》發文表示,勞資僵持不下,犧牲的總是旅客權益,讓人不禁疑惑,臺當局的角色到哪去了?站在照顧勞工立場,當局不應禁止空服員依法罷工或請假權益,但從華航到長榮,空服員屢次以旅客權益作為談判籌碼,最後落得勞方、資方、旅客三輸。過程中,當局卻有如路人甲,公權力被颱風吹得無影無蹤。
安全是運輸業最大的支柱,颱風天取消航班、空服員拒絕出勤,理字站得住腳,偏偏“納沙”颱風走得快,昨日上午無風無雨,難怪旅客情緒爆發,也更凸顯當局法規僵化、欠缺彈性。
報道稱,“勞基法”一味以製造業為“立法”依據,“一例一休”更未考量服務業特殊需求,臺當局“勞動部”未思索運輸業本質為“法條”配套,搞得航空業想飛的時候不能飛,不能飛的時候硬要飛,丟了社會信心。
臺當局“交通部長”賀陳旦曾說:“運輸事業和所有服務業一樣,是為客戶存在,也應為客戶提供品質。”但從華航罷工、復興航空解散,再到長榮的“天災假”事件,“交通部”總以一句“公司治理”帶過,將問題推回給航空公司,主管機關完全沒責任,這“交通部長”還真是爽缺。(台灣網 李寧)
相關報道:
[責任編輯:李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