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懷民是臺灣知名編舞家,一位觀眾曾在演出結束後找到他說:“林老師,你的舞蹈我從頭到尾都看不懂,但感動得不得了,雞皮疙瘩都立起來了!”林懷民說,這是他聽到過最好的舞評。
林懷民攜作品《水月》參加將於9月16日開幕的2016青島·大劇院藝術節,《水月》是這次藝術節的開幕演出。在演出籌備階段,林懷民接受了媒體採訪。
“審美的感覺人人都有,只是不同人有不同詮釋。”林懷民說,“不了解舞蹈專業背景可能看不懂,不能寫舞評,但只要去用心感受這件事情就好了。欣賞舞蹈和看《甄嬛傳》《羋月傳》等電視劇不同,沒有特別清晰的劇情,甚至只有生理反應。如果舞蹈將故事表達得太明晰,舞蹈本身就會受損。”
林懷民1947年出生於臺灣嘉義,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臺北文壇備受矚目的作家。在美國留學期間,他開始接觸舞蹈。“我從五歲開始就喜歡跳舞,當時是亂跳。在美國讀書期間,每週會去上幾堂舞蹈課,也不是正兒八經學,就當作玩。”他說。
回到臺灣後,林懷民積極參加環保和戒煙等公益組織活動。在遇到一些跳舞愛好者之後,林懷民于1973年創立雲門舞集,專門為大眾演出。他說,他們就像赤腳醫生那樣,將舞蹈帶到社區、鄉村、學校和少數民族部落。
在舞團成立之初,由於缺乏資金,他們就在廣場、廟宇和學校操場演出,後來有企業看到他們確實演得不錯,持續給予贊助。“我們在各個小鎮和鄉村輪流演出,每場至少3萬人,橋頭賣西瓜的看完都非常感動。”林懷民說。
就在這樣堅持演出的過程中,林懷民不斷創新。他回憶起雲門舞集舞者身體訓練的變化:“他們從小接受的是西方芭蕾和現代舞訓練,雲門舞集的訓練則以中國傳統的太極導引、靜坐、拳術、書法為重心,忽然間讓他們接受傳統蹲馬步訓練,老實講,吃不消。”
林懷民鼓勵他們嘗試讓身體跟地板接近,呼吸吐納,就像寫毛筆字。做了這些訓練以後,舞者身上忽然多了很多種語言。“我決定用這種東方的身體語言編舞,就有了後來的《水月》。”林懷民說。
《水月》是林懷民的巔峰作品,被譽為“20世紀當代舞蹈的里程碑”,曾在德國、法國、英國、西班牙、義大利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巡演,2003年被《紐約時報》選為最佳舞作。令國際舞評家驚訝的是,這部以東方身體文化入舞的作品採用了西方經典音樂——巴赫的《無伴奏大提琴組曲》,東西方文化水乳交融,相得益彰。(記者張旭東)
[責任編輯:齊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