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發展改革委對外經濟研究所所長:明年出口現曙光

2011年06月03日 22:10:31  來源:
字號:    

  臨近歲末,儘管今年全年中國的外貿出口增長仍可能為負數,但是在新一年貿易進入正增長的曙光已經出現。

  商務部研究院的對外貿易形勢秋季報告認為,預計今年後幾個月進出口降幅有望進一步收窄甚至出現小幅回升;綜合各種因素,今年進出口降幅將收窄到20%以內。

  “中國對歐美國家的出口增長率明顯高於歐美的進口平均增長率,這說明在金融危機期間,我國在擴大內需和穩定外需、穩定出口方面的政策取得越來越顯著的效果。”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所長張燕生日前在接受採訪時認為,要全面分析今年的貿易形勢,明年需要防止再次縮水。

  貿易受危機影響很大

  問:中國今年的外貿形勢總體情況怎樣?

  張燕生:總體而言,中國目前仍處於危機管理階段,今年的外貿形勢相對是不錯的。

  在全球金融危機的情況下,日本進出口額的跌幅在40%左右,美國和歐洲的跌幅在25%左右,中國也是25%左右。中國作為一個貿易大國,受危機的影響很大。

  另一方面,中國的進出口貿易在金融危機期間的表現依然可圈可點,在全球主要貿易大國都受到了需求萎縮嚴重影響的情況下,我國進出口的一些細節上,仍然能看見一些樂觀向上的陽光數據。

  去年9月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點——美國五大投行之一的雷曼兄弟破產——次貸危機由此演變為國際金融危機。去年9月之前的3個季度,中國對歐美國家的出口增長率明顯低於歐美和世界的平均進口增長率;之後到目前為止的數據,中國對歐美國家的出口增長率明顯高於歐美的平均進口增長率。這說明在金融危機期間,我國在擴大內需和穩定外需、穩定出口方面的政策取得顯著的效果。

  中國內需較早走出危機

  問:今年進出口表現有何特點,有何借鑒意義?

  張燕生:今年一般貿易和加工貿易數據也很有意思。

  一般貿易出口從今年1月份開始,跌幅隨危機影響加劇而逐月擴大;同時,加工貿易卻呈現跌幅逐步收窄的趨勢。這兩個趨勢非常值得關注和研究。

  中國的進出口實際上包括了兩個體系,一個是加工貿易體系,它是國際分工體系中的勞動力密集型工序和環節,主要是跨國公司內部貿易,以外資為主;另一個是一般貿易體系,它是進口替代和出口導向的混合體,主要是民營企業、本地企業生產和出口的產品,要素稟賦和產品結構更加多樣性。

  另一個特點是今年的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的跌幅要顯著小于機電產品,而機電產品進口的跌幅又顯著小于礦產品。這兩種情況分別說明,勞動密集型出口依然是我們的顯著競爭優勢,而機電產品只有相對優勢。機電產品進口在危機時候上升,說明企業應對危機所進行的設備更新需求大,這與調查研究中發現企業應對危機積極更新設備、創新產品、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調整產品價值鏈的區域佈局等情況相一致。

  今年的前3個季度,凈出口對我們GDP的貢獻是負3.6個百分點,而外需對歐美和日本經濟的貢獻都是正的,這說明金融危機對美日歐內需的打擊要更嚴重,從而拖累了中國經濟;而中國內需較早走出危機,拉動了美日歐經濟復蘇。但從化危機為機遇的角度講,這實際上有利於我們轉變外貿和經濟的發展方式。

  警惕外需二次下跌

  問:對明年的外需形勢怎麼看?

  張燕生:明年的出口貿易會出現好轉,但要警惕這個轉好並不是能夠在中長期持續的,而可能是一個技術性反彈。因此,從中長期來看,對我國出口企業還會面臨一個“蛋糕”顯著縮水的過程。即不排除外需會出現二次下跌,第二次下跌可能在美日歐回收流動性、各項救助性措施撤出不同步、不協調的情況下出現。所以,美日歐回收流動性以及撤出救助性措施,無論對一個國家還是全球而言,都是需要國際政策協調,需要共渡難關的。從目前來看,軟著陸是最理想的,一旦硬著陸影響會比較大。

  明年是企業抓機遇的一年

  問:明年的外貿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張燕生:怎樣把危機轉變為機遇對明年而言是最為重要的。今年對中國貿易和生產企業而言是求生存的一年,明年對企業而言是抓機遇的一年,後年則是練內功的一年,往後才是上臺階。為什麼說要練內功,因為預計外需在出現技術性反彈後會出現一個持續的低迷時期,企業要做好過緊日子的準備,沒訂單怎麼辦?

  問:中國應如何利用好外需市場?怎樣使內外需更加協調?

  張燕生:怎樣擴大新興市場貿易和投資聯繫,是中國未來二三十年要做的事情。這方面有很多必須解決和回答的問題。

  要協調好經濟的內外需,就是要實現經濟的軟著陸。宏觀調控要從危機管理向機遇管理轉變。第三季度經濟增速已經達到8.9%,全年經濟增長8%已經不成問題,在這種情況下,結構、體制及發展方式轉變就更顯重要。這涉及如何使宏觀調控的目標從“保增長、調結構、穩民生”向一個新的宏觀政策組合轉變,實現經濟軟著陸。

  問:怎麼看近期人民幣升值壓力增大的問題?

  張燕生:主要是外部壓力。外部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在上升。真正的問題,在於外國希望中國為經濟調整做更多的付出,為國際經濟調整埋單,這是外部形成人民幣匯率升值壓力的原因。

  中國的貿易順差,主要是加工貿易順差導致的,加工貿易本身就產生順差。而加工貿易主要是跨國公司和外資企業大進大出的貿易格局導致的。但是一些跨國公司的母國要求中國減少貿易順差,要求人民幣升值,經濟學家們都知道這沒道理,但政治家不這麼看,這是做秀的最好題材。

[責任編輯:焦瑩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