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下午,重慶市標誌性建築“重慶人民大禮堂”正門八根朱紅色柱子上段的橫楣處,拉上了一道紅底白字的橫幅“熱烈慶祝重慶兩江新區成立”。
6月18日,當地政府將在這裡舉行重慶兩江新區的成立大會,併為兩江新區揭牌。所謂兩江,係長江、嘉陵江交匯之地的意思,這是中國的第三個副省級新區,前兩個分別是上海浦東和天津濱海新區,兩江新區也因此被稱為“中國第三區”。
政策比照浦東、濱海新區
今年6月18日是重慶市獲批中央直轄市13週年的慶典之日,當地把為兩江新區揭牌的日子定在這一天,能營造出一種“雙重喜慶(‘重慶’這一地名的起源本意)”的氛圍。
兩江新區的面積為1200平方公里,包含重慶市渝北區、江北區、北部新區、北碚區(含蔡家組團)的部分區域,可開發面積約為650平方公里。但去除已建成區域150多平方公里,實際兩江新區的可用面積為450多平方公里。
重慶市市長黃奇帆6月13日在主持召開兩江新區開發建設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上稱,“國務院批復文件明確提出:兩江新區是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的先行區,要著眼于建設內陸開放經濟和現代產業體系,建設成為內陸重要的先進製造業基地和現代服務業基地,建設成為長江上游金融中心和創新中心,建設成為內陸開放的重要門戶、科學發展的示範窗口。”
重慶兩江新區政策將比照浦東新區、濱海新區,兩江新區將是國內政策最優的新區,其政策不僅僅是西部大開發政策、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政策、國務院【2009】3號文件政策的疊加。
黃奇帆認為,兩江新區政策之優,不光是體現在稅收等直觀的剛性政策上,更重要的是在於改革創新、開拓開放的權力上。“這給了我們無限的發展空間。”他說。
謹慎操作
國務院於今年5月7日批准重慶設立兩江新區,5月15日,國家發改委網站發佈的資訊對此予以確認。
此間,當地一些居民大舉買入重慶港九(600279.SH)等股票,部分人士則在一個多月前已經全倉“潛伏”。
兩江新區的管理模式曾有過不同設想──當地此前計劃的是在幾個涉及兩江新區的區縣之上設立一個鬆散的機構“兩江新區管委會”,這是一個並不徹底的方案,但新的思路出現了一些變化,當地主要官員期望採用更為獨立有效的“上海浦東模式”。
6月13日上午,中共重慶市委常委會通過了兩江新區的領導班子組建方案,黃奇帆任兩江新區開發建設領導小組組長,北部新區、江北、渝北、北碚和相關市級部門及部分大型企業負責人為小組成員。
兩江新區目前已經確定將採取“1+3”的管理體制,所謂“1”是指兩江新區黨工委、管委會具體負責兩江新區的“統一協調、統一政策、統一規劃、統一宣傳、統一口徑”等工作。
而“3”則是指在開發任務上,兩江新區黨工委、管委會會同江北、渝北、北碚三個行政區,實施“1+3”的開發模式,平行推進。
在開發平臺上,將採取“三拖一”模式。北部新區、兩路寸灘保稅港區管委會是該市政府直屬派出機構,市委、市政府將委託兩江新區管委會在業務上進行統一管理,再加上兩江新區管委會下即將成立的一個工業開發區,三個平臺拉動兩江新區發展。
兩江新區的社會管理事務,依然由江北、渝北、北碚三個行政區管理。
“這實際上是一個謹慎的操作態度。”重慶市社科院研究員李勇6月17日稱,這個方案基本保留了目前兩江新區所涉及的幾個區的行政體系,避開了較為敏感的行政體系架構變化及人事變動問題。他說,濱海新區前期操作時,也是採用這一思路。
兩江新區獲批後,目前重慶市正在做該區域內的發展規劃的調整。
重慶市兩江新區位於重慶市主城區北部,本次重慶獲批的方案不包括位於該市主城區西部的“西永微電子產業園”等大學城附近的區域。
重慶市的兩江新區曾有550平方公里、960平方公里兩個方案,但這兩個方案均因實際可使用土地面積過小,只夠當地未來幾年內發展使用,因此當地自2009年起在申報方案中重點推進1200平方公里的方案。
重慶市擬為兩江新區打造五大功能:國家重要的現代製造業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內陸地區對外開放重要門戶,長江上游地區商貿物流中心、金融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