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場“權力癮”氾濫之憂
認清公共權力的性質,斬斷公共權力與利益的結合與輸送之路,壓縮因官位越高自由裁量權就越大而引發的腐敗空間,是降低、控制官員“權力癮”的有效良方
官員“權力癮”是公共權力異化的結果
公共權力來源於人民的讓渡與授予,是人類文明進步在政治制度建構上的一個標誌性成果。為防止公共權力被個人或群體壟斷和濫用,人類社會相繼在公共權力的來源、行使、監督、績效四大方面建構起了人民主權原理、代議制原理、法治制衡原理、人民滿意原理“四大基本原理”,其著眼點在於公民權利不斷得到有效伸張和維護以及公共福祉不斷得到公平分配和增進。
然而,在當代中國的現實官場中,由於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與措施,公共權力絕對化、集權化、私人化“三化”現象始終沒有得到有效緩解和破除,以致目前形成了“公共權力部門化、部門權力個人化、個人權力利益化、個人利益政策化”這一“中國式權力異化”之惡質局面,其後果必然是擁有權力的人不願放棄權力,權力小的人渴求更大的權力,沒有權力的人拼命追求權力。
1945年,民主人士黃炎培訪問延安時與毛澤東針對中國歷史上王朝的興衰有個著名的對話。當時年屆68歲的黃炎培先生說,“我生六十餘年,耳聞的不說,所親眼見到的,真所謂‘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團體,一地方,乃至一國,不少單位都沒有能跳出這週期率的支配力。大凡初時聚精會神,沒有一事不用心,沒有一人不賣力,也許那時艱難困苦,只有從萬死中覓取一生。既而環境漸漸好轉了,精神也就漸漸放下了。有的因為歷時長久,自然地惰性發作,由少數演變為多數,到風氣養成,雖有大力,無法扭轉,且無法補救。也有為了區域一步步擴大了,它的擴大,有的出於自然發展,有的為功業欲所驅使,強于發展,到幹部人才漸見竭蹶,艱于應付的時候,環境倒越加複雜起來,控制力不免趨於薄弱了。”時年53歲的毛澤東則回應說,“我們已經找到了新路,我們能跳出這週期率。這條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讓人民起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鬆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
一晃60多年過去,儘管當代中國已經確立了以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為根本制度、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為基本制度的政治制度體系,但對於現代公共權力在實際運作過程中如何進行有效的監督這一事關執政黨和政府生死存亡的根本問題,尤其是在“讓人民起來監督政府、讓人人起來負責”的制度建設方面,還沒有形成具有環環相扣的鎖鏈式特徵且非常管用的體制機制。自然,公共權力的實際績效就與人民群眾的期待尚有較大的距離。
因此,反思官員“權力癮”的首要之舉,就是要從政治制度建構的“四大基本原理”出發,著眼于建立和健全“讓人民起來監督政府、讓人人起來負責”的體制機制,發揮政治制度有效的約束與激勵功能,消除公共權力異化的制度土壤。亦如當初鄧小平同志所指出的那樣,要做好制度的設計、建設與健全工作,這是因為“制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甚至會走向反面。”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