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閩江學院師生深入福州縣(市)區探尋“臺胞尋根工程”之道

2025-07-23 09:51: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榕臺同心”暑期社會實踐隊探訪國家級福清臺灣農民創業園。(台灣網發)
  台灣網7月23日訊 近日,由閩江學院鄉村振興研習社等組建的“榕臺同心”暑期社會實踐隊(簡稱“實踐隊”)深入福州市連江、閩侯、長樂、永泰和福清等縣(市)區,開展了一場以“福州推進臺胞尋根工程實施的制約因素與實現路徑探索”為題的實踐活動。此次活動由閩江學院鄉村振興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鄧啟明、地理與海洋學院副教授陳嘉及經濟與管理學院輔導員賴成濤等指導。
  隨著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的日益密切,“臺胞尋根工程”成為促進兩岸文化認同、加深同胞情感聯繫的重要途徑之一。福州市作為對臺交流的前沿陣地,近年來積極推動“臺胞尋根工程”的實施,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然而,在實際推進過程中,仍面臨資源整合、政策配套、臺胞聯絡機制等多方面的制約因素。為此,“榕臺同心”暑期社會實踐隊希望通過實地走訪、座談交流等方式,深入感受和探究榕城“臺胞尋根工程”的實施現狀與潛在問題,力求提出切實可行的實現路徑與政策需求,更好助力兩岸鄉村融合發展與示範區建設,為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建設提供寶貴的福州實踐範本與青年智慧。
“榕臺同心”暑期社會實踐隊在閩侯縣澤江張氏宗祠查閱張氏族譜。(台灣網發)
  在連江縣,實踐隊實地走訪了黃岐鎮古石村閩臺鄉建鄉創合作項目和安凱鄉奇達村、馬鼻鎮村前村等代表性鄉村。在閩侯縣,實踐隊師生重點走訪了澤江張氏祠堂、林森故居及曇石山博物館。在長樂區,實踐隊深入嶺南陳氏宗祠、橫嶺村謝氏宗祠等地,進一步挖掘了兩岸同根同源的大量實證。在永泰縣的實地調研中,實踐隊則探訪了方壺岩張聖君母殿及嵩口古鎮。在福清市,實踐隊先後到訪宗鶴拳發祥地鏡洋鎮西邊村、國家級福清臺灣農民創業園三華園區和石竹山等地。
  據介紹,通過此次實地調研與座談研討,實踐隊不僅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資料,還深入分析和把握了“臺胞尋根工程”在實施過程中面臨的制約因素,如資源整合不足、政策配套不完善、臺胞聯絡機制不健全等。同時,實踐隊也初步總結、提出了多項實現路徑建議,包括加強數字技術賦能、開發文創產品活化傳統遺產、推動社會力量參與及跨縣協作機制建設等。

  此次調研交流,為福州推進“臺胞尋根工程”提供了寶貴的實踐經驗和初步學術支援,更展現了兩岸青年學子對傳統文化傳承與民族認同的深刻思考與積極行動。實踐隊成員紛紛表示,將把此次調研的成果轉化為後續服務及跟蹤研究等實際行動,為推動兩岸融合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台灣網、閩江學院鄉村振興研究院聯合報道) 

[責任編輯:張亞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