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我國14名保釣者被日方逮捕 外交部要求立即放人

2012年08月16日 08:04 來源:新京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昨日,7名香港保釣人士成功登上釣魚島。央視視頻截圖

  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位置

  昨日16時20分左右,香港保釣船“啟豐二號”成功抵達釣魚島,7名保釣人員登上釣魚島宣示主權。

  日本沖繩警方15日以“非法入境”嫌疑抓扣登上釣魚島的5名中國香港“保釣”人士,並對另外9名保釣人士(包括兩名記者)實施了控制。

  香港保釣船遭遇日船水炮攻擊

  12日晚6點,香港保釣船“啟豐二號”從香港出發,載著14名保釣人士前往釣魚島,展開保釣行動。昨日,雖然遭遇日方船隻攔截,但終有7人成功涉海登島,把五星紅旗插上了釣魚島。

  據悉,“啟豐二號”一度有10艘日本海上保安廳的船從多方麵包圍,並且遭遇到日船的撞擊和發射水炮攻擊。島上有幾十名日本海岸防衛隊的人員守在岸邊。而空中有日本飛機監視。

  “啟豐二號”上的保釣人士說,登島過程十分艱辛,日方船隻曾先後多次撞向保釣船頭,船頭毀爛,方向盤也損毀嚴重,要靠電腦導航。儘管如此,船員們還是成功登上釣魚島,並在島上插上了五星紅旗。

  “啟豐二號”船長楊匡介紹,“成功登島是一次意外的勝利,這次登島真的很激動,我們等了十多年,終於能夠上去了。”

  14名“保釣”人士全部被抓扣

  經過日本海上保安廳確認,乘坐“啟豐二號”保釣船前往釣魚島宣示主權的中國香港保釣人士已有數名成員于北京時間16點36分登陸釣魚島。所有上島人士均被日方控制,五星紅旗被搶奪。

  日本共同社曾援引日本海上保安廳的消息稱,登上釣魚島的香港保釣行動委員會成員共有7人。據日本沖繩警方的消息稱,香港保釣船“啟豐二號”上的5名保釣行動委員會成員已被日方控制,另外2人已返回“啟豐二號”。據悉,日本警方擬將5名保釣人士移送至沖繩本島進行調查。

  NHK網站15日晚間9時16分的報道稱,日本海上保安廳稱日方對此次乘船前往釣魚島的另外9名保釣人士實施了抓扣。日本海上保安廳用兩隻巡邏船“夾持”保釣船,控制其航向,並對船上另外9名保釣人士進行詢問。

  外交部:日本須無條件釋放14中國公民

  據新華社電昨日,外交部副部長傅瑩緊急召見日本駐華大使丹羽宇一郎,並與日本外務副大臣山口壯通電話,就日方在釣魚島非法抓扣中國公民一事提出嚴正交涉。傅瑩重申,中國對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擁有主權的立場,要求日方確保14位中國公民的安全並立即無條件放人。

  昨日早些時候,對於香港“保釣”船隻前往釣魚島一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表示,中方正在密切關注事態的發展。

  有記者問:據報道,香港“保釣行動委員會”船隻將前往釣魚島。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秦剛說,中方在釣魚島問題上的立場是明確和堅定的。中方已向日方表達嚴重關切,要求日方不能有任何危及中方人員、財產安全的作法。

  ■ 解讀

  “海監船巡航頻次應增加”

  童增 中國民間保釣聯合會會長

  對於這次香港保釣人士成功登島,中國民間保釣聯合會會長童增表示,釣魚島是中國領土,登島是香港保釣人士的基本權利。同時,此次成功登島是對日本首相野田計劃將釣魚島國有化的有力回擊。日本方面在保釣人士登島前通過撞船、水炮等方式阻止是違反國際法的行為,他對此很憤怒。

  針對日方將登島人士逮捕並按照日本國內法處理,童增表示,中國政府應通過外交交涉向日方施加更大壓力,決不能允許日本用國內法處理該事件。在外交上,中國政府應提高交涉級別,讓日本政府感受到中國政府的強硬。除此之外,中方應借此事件採取更強硬的宣示主權的措施,加強海監船在該海域的巡航頻次,表明態度。

  “應對日施壓確保人員安全”

  劉江永 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教授

  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教授劉江永認為,對於中國保釣人士登島行動,日方此次並未強行阻止,最終保釣人士成功登島。這說明,中國政府在背後已向日方施壓。

  在日方處理香港保釣人士方面,劉江永稱,2004年中方保釣人士登島後,日方按照所謂“非法入境”罪名來處理,最後在中國政府的施壓下,為了避免中日關係出現新風波,不了了之,預計此次事件仍然可能按照這個方向來發展。

  劉江永表示,目前最重要的是保證登島人士的安全,中國政府應向日方更強硬地交涉,保證他們的人身安全。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芮益芳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